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我正在读小学。
上世纪七十年代
有一天,我们学校新来了一位老师,姓王。
王老师是刚从劳改农场回来的。三年前,王老师因在课堂上说错了一句话,以“反革命罪”被判了刑。
王老师的那句话是这样说的:“生物的生长不一定需要太阳,比如蘑菇的生长。”
在当时,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干革命靠的是*思想”。于是,王老师就成了“反动分子”。
王老师很敬业
有一天,王老师找到校长,他建议学校办一个小工厂,有点收入可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校长听后很高兴。由于学校边上有个油脂厂,校长便委托王老师以油脂为原料办了个小型肥皂厂。
王老师原来是化学老师,他很快就把生产工艺研制成功了。
在大锅里加热
王老师把一些油脂下脚料、废旧油脂放在一口大锅里,小火加热。再把浓的烧碱溶液倒入锅里,另一位年轻老师用木棒在锅里搅拌着。
开始时,油脂浮在水面上。一段时间后,油渐渐与水混在一起了。
王老师用勺子舀出一点,仔细观察了一下:“好了,皂化完全了,准备盐析吧。”
王老师又把浓的食盐水倒进锅里,同时用木棒在锅里不停地搅拌。
奇迹出现了,水面上慢慢浮起许多白色的、好像泡沫一样的东西。
另一位老师用工具把这些白色物质捞出来放在纱布上,沥干后,又加了一些松香之类的东西。
把这些东西放在方形的模具里,挤压、打开,一块漂亮的肥皂制成了!
从前的老肥皂
学校的小型肥皂厂,成了学校购买教学用品的资金来源。
一个月后,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工作。
对于肥皂厂,领导的态度很明确:如果把生产的肥皂无偿地给人使用,是无产阶级行为,可以继续办下去;如果在市场上销售卖钱,是资产阶级行为,应该取缔。
王老师的肥皂厂自然停办了。
不久,学校又接到一个通知:开除王老师,因为他把学校引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临近退休,王老师的两个冤案都得到了平反。
而今,王老师已进入耄耋之年。我不久前去看望他,回忆起当初的肥皂厂,王老师感慨地说:“那不是我一个人的不幸,是整个时代的不幸。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相通的。”
王老师又看了看我,说:“再看看现在,你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关联的化学知识: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说明:
为了故事的可读性,虚构了“取缔肥皂厂”,这种虚构与当年的情况恰恰相反。实际上,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许多学校都有勤工俭学项目,并且是政策提倡并鼓励的,使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了。从前的那些做法未必是落后的,甚至某些方面比现在更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