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气压带
1、赤道低气压带
分布位置:位于赤道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附近太阳高度角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气流强烈对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热力原因)。
天气特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之下,气流上升过程中降温冷却,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云致雨,高温多雨。
极地高气压带分布位置:位于极地(90ºN/90ºS)附近
形成原因:极地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气
体遇冷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气压(热力原因)。
天气特征: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之下,气流下沉增温,大气中的水汽不能凝结,干(燥)严寒
3、副热带高气压带
分布位置:位于30ºN/30ºS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地区上升气流,源源不断流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30ºN/30ºS附近堆积下沉,地面形成高气压(动力原因)
天气特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增温,高温干燥
4、副极地低气压带
分布位置:位于60ºN/60ºS附近,形成原因:从极地吹来的冷而重的东风与从副热带高气压地区吹来的暖而轻的盛行西风在60ºN/60ºS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被迫抬升,地面形成低气压(动力原因)
天气特征:寒冷湿润
六个风带
1、信风带(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东南信风带)
形成原因:气流由较高纬(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低纬(赤道低气压带),气流逐渐升温,难以凝结致雨
气候特征:高温干燥
2、盛行西风带(北半球——西南风;南半球——西北风)
形成原因:气流由较低纬(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较高纬(副极地低气压带),逐渐降温,冷却致雨
气候特征:湿润温和
3、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
形成原因:气流由极低东风带吹向低纬(副极地低气压带),难以致雨
气候特征:严寒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