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与碱的反应方程式,二氧化氮与碱反应方程式

首页 > 生活常识 > 作者:YD1662023-11-12 14:43:32

第一节 ⅠA 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钠或者说碱金属是金属中最典型的代表,而且金属单质只能失去电子,只具有还原性,性质较“单一”,所以我们先学习碱金属中的代表元素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由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在介绍完金属中最典型的代表元素钠和碱金属元素后马上介绍非金属中的典型代表元素氯和卤素元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小思路。

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基本思路:

钠与碱的反应方程式,二氧化氮与碱反应方程式(1)

一、钠单质

1、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钠与碱的反应方程式,二氧化氮与碱反应方程式(2)

这10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典型的化合反应: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盐,即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如果我们要理解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化合反应“原理”,那么我们最好要了解或理解“对立统一”关系。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就是典型的“对立统一”关系,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们才能发生如此必然的化学反应。

对立关系:金属的对立面是非金属,非金属的对立面是金属;没有金属元素的说法也就没有非金属元素的说法,同样没有非金属元素的说法也就没有金属元素的说法。其实,这是一种二分法,化学元素按最简单的分类方法即二分法就可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类。这就好比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有正必有负、有阴必有阳、有得必有失、有升必有降、有酸必有碱、有氧化必有还原等等“道理”是一样的。

统一关系:由于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是典型的“对立”关系,所以金属元素单质与非金属元素单质二者间“必然”、“应该”可以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在此反应过程中,金属失电子显正化合价,非金属得电子显负化合价,“正负相吸”生成相应的化合物。二者统一在化合物中。

处于“对立统一”关系两端的物质必然要发生反应,所以“道理”上只要是处于对立统一关系中的两种“异性”“必然”会发生化学反应,如金属与非金属“必然”反应,酸和碱“必然”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必然”反应等等。“道理”如此,“事实”上则必须进一步依靠科学事实进行判定,但这种思维意识是必须具备的!

金属与非金属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发生的反应我们也可以认为是“异性相吸”:金属吸引非金属,非金属吸引金属。同样以后还有许多“异性相吸”的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等。以这种“对立统一”、“异性相吸”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记忆许多化学反应方程式。

★这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将贯穿化学反应方程式演义的始终。

★这种“异性相吸”的思维方式将贯穿化学反应方程式演义的始终。

(1)现在我们开始对“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盐”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和记忆这类化学反应方程式。

金属单质会失去电子形成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会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而金属失去的电子就被非金属得到了,这样通过电子的转移或“交易”两者就分别形成了正、负离子,通过“异性相吸”就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相应的化合物。

为了说明“异性相吸”的思想对我们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帮助,我们试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2Na+Cl2═2NaCl”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具体的拆分、结合过程如下:

钠与碱的反应方程式,二氧化氮与碱反应方程式(3)

简而言之就是:

钠与碱的反应方程式,二氧化氮与碱反应方程式(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