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意思,其大无外的意思

首页 > 生活常识 > 作者:YD1662024-01-26 18:21:57

天下万物,循道而生,循道而行

正如我们从一开始上学,老师就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透过了万物皆有的“虚妄之相”,看到了这个恒久不变的本质,我们才能更进一步,达到“心即万物之理”,达到“知行合一”,达到“无为而治”。因此,如果我们再以:“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最佳途径和结果来整体上代表“中士闻道”和“下士闻道”的差异性,则上图又可以简化为下图的方式。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意思,其大无外的意思(5)

上士闻道,明心见性,心外无物,心生万物

说完了人类站在万物自身的立场和角度,参悟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紧接着再站在“道”的立场和角度,参悟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就易如反掌了,后面这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知行合一”、“无为而治”过程,就很简单明了了,单纯而单一了,因为就只剩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这一条路径和结果了,其他所谓的“中士”和“下士”,是无法达到“道”的终极层面和维度的,只能站在山脚下或者半山腰若存若亡地看世间万物的“虚妄之相”。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意思,其大无外的意思(6)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循道而行,无为而治

因此,要想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中超凡入圣,就一定要在心性修炼上到达那个“其小无内,混沌无极,无我无私”的终极维度和超凡净土,如此,方能像慧能禅师那样“眼内无尘,心底无私”,像阳明先生那样“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心外无物,心生万物”。虽然这只是个极小到无限小的区域,但唯有此时的无限小,方能成就后面的无限大,小到什么程度呢?“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有点类似于数学概念中“无极限”的意思,“至小无内”到“物极必反”的程度,就又直接链接到了“其大无外,混沌无极,无我无私”的终极维度和超凡净土,“其大无外”到什么程度呢?“至大无外,谓之大一”,无限大,以至于无极到“大一”,进而“大一”与“小一”合而为“一”,所以中国的哲学从一开始就是整体的“一元论”,中国的哲学观和生命观就是整体的哲学观和生命观,而不是“二元论”主导下的对立与割裂。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意思,其大无外的意思(7)

数学中的∞表示无穷大,-∞表示负无穷大,∞表示正无穷大

故老子才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庄子亦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意思,其大无外的意思(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