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意思,其大无外的意思

首页 > 生活常识 > 作者:YD1662024-01-26 18:21:57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因为站在宇宙循环的终极维度和层面来看,万事万物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完整循环过程,是一个逐级跃升的“相对闭环”,而“道”恰恰就是这个整体循环过程的终始点。因此,世间万物都是按照“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模型路线在代代相传,繁衍生息,并在道的终始点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完成了群体性的迭代精进。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意思,其大无外的意思(9)

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因为纵观有史以来的宇宙万物发展历程,“有”和“无”本来就具有综合辩证、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万事万物整体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整体属性,对“无”用“为”,是前因,叫“无为”,对“有”用“为”,是后果,叫“有为”,因此能否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有无”和“有为无为”的综合辩证关系,能否从整体上把握理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综合辩证关系,才是能否正确理解和解读《道德经》的关键所在。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意思,其大无外的意思(10)

站在道天地人的不同层次,看到“有无”的结果自然不同

下一节我们就来谈谈,如何站在“道生万物”的角度,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

上一篇: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悟“道”,首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文化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以周敦颐的《太极图》为基础,系统性揭秘《道德经》所蕴含的

整体思想及其架构体系。

,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