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上神像
相川胜六在决定建造“八纮一宇塔”后,寄给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一份《献石委托书》,请求陆军配合在世界各地收集建塔的石材,这份陆军省命令文书至今保存在日本防卫省的金库中。
板垣征四郎随即下达命令,要求占领中国各地的各陆军部队每个军或师团交两块石头,其中一块得是军或师团司令部所在地附近的石头,另一块尽量是在最前线战场附近采集来的石头。
接到命令后,各部队争先恐后献出当地最具特色的石头,入驻外国的日本人居留民团体也进献了数目可观的石头。
“八纮一宇塔”的塔基由大小材质完全不一样的1789块石头构成,每一块上面都刻着寄赠团体的名字。
其中除来自日本国内的石头以外,绝大部分都是从朝鲜半岛、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等日军占领或侵略地区运送而来的。
包括“华中派遣军片村部队志贺中山部队”抢夺的上海市政府建筑的拱门条石、“早渊部队”驱使中国劳工挖取的虎头要塞之石、“多田部队”掠夺的长城砖等等。
这些从中国掠夺来的石头,大多来自中国代表性的建筑。
中山陵的麒麟浮雕,长城墙基上的大石,以及南京明孝陵、汉口黄鹤楼、上海市政厅和朝鲜等地的珍贵石料,每一块石料上都刻有日本部队的番号。
来自南京的基石
基石
八纮一宇塔改名为和平之塔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军占领日本,作为对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造的重要一环,占领军司令部颁布了神道指令,要求禁止一切能够让人联想起国家神道和军国主义的东西。
宫崎县当局为了逃避战争责任,主动将“八纮一宇塔”正面的“八纮一宇”四个大字削去。1957年宫崎县政府决定将“八纮一宇塔”所在的“八统台”改名为“和平台”,“八纮一宇塔”也改称“和平之塔”。
1964年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办的奥运会的圣火传递过程中,在宫崎市的接力地点就是从这里开始。
日本圣火传递路线
这也让宫崎县观光协会会长岩切章太郎为恢复“八纮一宇”看到了希望,甚至将“八纮一宇”与奥林匹克精神相提并论,他宣称,通过运动将世界联接起来,是奥林匹克的口号;而世界亲睦如同一家,是“八纮一宇”一词的本义。
他向日本政府提交了“八紘一宇”文字复原申请书,政府次年就同意了他的申请,“八纮一宇”文字也重新修复。
石头的证言1991年日本反战人士为还原塔的真相,自费走遍了当年日军偷窃石料的地方,最后写成了《石头的证言》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