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黑死病”横扫欧洲
“黑死病”,又称鼠疫,是借助鼠类与跳蚤传播鼠疫杆菌的一种强烈的传染病,是传染率和致死率极高的流行病。
公元六世纪的时候,在围绕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地中海领域鼠疫便开始蔓延,医学史上被称为“游西第安那瘟疫”,是历史记载的上第一次鼠疫爆发。
而要说最严重,影响最为重大的是14世纪的“欧洲中世纪大瘟疫”。
地中海沿边的洲区都遭受了严重的伤亡,一直延续到17世纪,具体的死亡人数到现在都无从考察。
据统计历史上鼠疫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3亿,而欧洲的十四世纪,更是被人们称为“黑暗时代”。
1346年,位于黑海北部有一个名叫卡法的港口城市,这里是各国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当时欧洲许多民族的人口在这里从事商品买卖。
但不知从哪天开始,城中突然有居民开始接连去世,他们患上了一种极其诡异的病症,致死率极高,只要患上不出三五日就会呼吸困难死去。
病患身上会长出可怕的脓包,身体在死后呈现骇人的黑紫色,渐渐地城中越来越多人患上了类似的病症,死去的人也越来越多。
瘟疫迅速蔓延,医生们也是自身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