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纪的欧洲,医疗设施并不完善,加上城中人群密集,很快城中的人因瘟疫死去得越来越多。
当地的墓地根本不够用,政府便安排幸存者用木棍将死者的尸体推进海中。
城中的居民开始纷纷往城外跑去,因此由于病患的传播,病情迅速蔓延至整个欧洲地区。
1348年,一位名叫博卡齐奥的佛罗伦萨人对于这种病情进行记录,由于死者身体上长满了黑色的斑块,就将其正式命名为“黑死病”。
而此时的佛罗伦萨早已被这场可怕的瘟疫攻陷,沦为重灾区。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薄伽丘就亲身经历过这恐怖的瘟疫。
自他年幼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佛罗伦萨,却不想这座他生活多年的城市因为一场瘟疫的到来沦为可怕的人间炼狱。
“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里的人孤独地死去,在尸臭被人闻到之前,无人知晓。”
这时薄伽丘在自己的小说《十日谈》记载的,那时的佛罗伦萨五分之四的人在这场瘟疫中去世,薄伽丘痛苦的哀悼:“上天对人类残酷到了极点。”
而他不知道的是造成这场瘟疫的并不是他口中的上帝,而是他们自己。中世纪时期的英国,大街上四处都是人们的排泄物和各种垃圾。
社会最底层的人民更是连床都没有,只能躺在干枯的草堆上。
人们崇尚以脏乱衬托灵魂的圣洁,于是,有的人甚至终身不洗澡不理发。加上落后的医疗设施,无疑催化了可怕的”黑死病“的进一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