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童话故事伴随着许多孩子的成长,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美好时光。它一直都是许多父母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的首选。
因为童话给孩子带来了快乐,能让他们发挥想象的空间,懂得了正义战胜邪恶的道理,甚至在童话里能寻找到生命的意义等,所以童话故事在孩子们成长的世界里几乎必不可少。
童话的由来渊源流长,最早的童话是由神话、传说演变而来,起源于民间的口头创作与传播。童话故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在《辞海》中的基本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性格的成长。童话故事的主旨是教人勇敢、热情、善良、乐观,反对卑鄙,懦弱、邪恶和虚伪。
在童话故事里那如梦如幻的意境,白马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让人羡慕、向往;但是,不是所有的童话故事都是美好的,美好和邪恶其实是相对的。正因为有了邪恶才衬托出美好。
为什么在孩子小时不建议给他(她)讲带有黑暗元素的童话故事呢?这和孩子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有关。
02
婴儿在早期,噪音会使他(她)产生恐惧。大一点时,对陌生人普遍有恐惧感;婴儿还会有分离焦虑症。两岁以后,儿童的恐惧变得更个性化,例如:独处、虫子、打雷、死亡等等,对这些具体或者想像出来的东西感到恐惧。一般来说,这些恐惧在四岁时达到高峰,七岁以后开始下降。
朋友的孩子,四岁,朋友跟他说《狼和小羊》的故事,故事最后狼一口吃了小羊。有时候孩子顽皮,朋友就吓他,你不听话,大灰狼就会来吃了你,孩子听后立马乖乖的。几次后,朋友觉得这办法很好用。谁知,一天晚上,孩子在噩梦中惊叫: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朋友这才反思自己的教育,这个方法原来如此不妥。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已经受到伤害,成人觉得故事中的大灰狼只是口中的一粒尘埃,却不知在孩子的心中却是黑暗、恐怖的代名词。
三毛说:“我一直怕结婚,实在多少受了童话的影响。”
大人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知道童话故事只是精神世界里的一种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已或者一种现象的反映;可是孩子不懂这些,在他的世界里,童话故事里的美好就是全部的美好,童话故事里的丑陋、黑暗就是全部生活里的丑陋、黑暗。他无法辨别,无法去理解黑与白的分界点。就如孩子看电视时问父母: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在儿童的心中所有的人只有好和坏之分。
我们来看看一些童话故事里的黑暗元素:
《白雪公主》里皇后的恶毒:
- 让猎人*掉白雪公主,拿回白雪公主的内脏作为证据。等猎人拿回假的肝脏后,王后还把肝脏煮着吃了。
- 扮成卖毒苹果的农妇,上门给白雪公主毒苹果,看着她吃下去。
在这个版本中,皇后最终遭到了她应有的惩罚,被逼着穿上了烧红了的铁鞋子跳舞,一直跳到死才罢休。
《小红帽》里的黑暗元素:
- 狼把外婆吃了
- 狼把小红帽吃了
- 猎人剖开了狼的肚皮,在他肚子里装上了大石头。
……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如希望他乐观、积极向上、就要避免经常打骂,责备等,多讲讲这类正面引导的故事等。如果孩子小时,讲带有黑暗元素的童话故事,黑暗元素会在儿童心理留下阴影,让他(她)害怕,让他(她)焦虑。有些孩子为什么在黑暗中会害怕,因为这时,他头脑中想象的妖魔鬼怪、吓人的东西会出现,如果他从来不曾接触到这些,那么即使在黑暗中也不会害怕。
03
那么,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听读童话故事呢?
1.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书
孩子小时,还没有自己的判断,建议选择以正面教育,不带一丁点黑暗元素的童话故事书或儿童读物。
大一点时,阅读童话故事要加以引导分析,正确看待书中所描述的一些反面角色和故事中的寓意,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2.陪孩子一起阅读
- 家长读,孩子听
- 家长带着孩子,手指着阅读
- 家长一边说,一边问
- 让孩子设想故事情节
3.坚持每天阅读,并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习惯成自然。孩子在每天的阅读中,日积月累,有了自己的感悟,心得,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孩子的成长中,故事内容可能会忘记,但是想象力却不会变弱,所以选择童话故事也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
4.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入故事中的情节陪孩子一起感悟
父母和孩子一起进入角色,扮演其中的人物。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孩子往往能更深刻的理解故事中寓意,还能学习成人世界的生活和规则,促进认知、身体和语言的发展。
由于一些经典童话的某些情节或章节不合时宜,有些机构会对这些童话进行改编。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孩子年龄和心理选择合适童话,就像选择医生看病一样,即使是相同的症状,不同的医生会给不同体质的病人开出不同的药方。对于童话故事的选择上也一样,选择适合的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