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最大的金属,金属的比热容排名

首页 > 生活和情感 > 作者:YD1662023-06-10 12:01:22

21. 在市政建设施工中,我们经常看见工人用切割机切割水泥路面,工人师傅在施工时要不断向锯片上浇水,否则会很快损坏锯片(如图所示),这是由于锯片在切割路面时不断______,使锯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向锯片浇水,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使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比热容最大的金属,金属的比热容排名(5)

22. 我国有十分丰富的地热资源,已发现的温泉就有2 000处以上,温泉的温度大多在60 ℃以上。有100 kg的温泉水从60 ℃降到20 ℃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J。[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

23. 牛奶最好在低温环境中存放,否则很容易变质。一只纸盒内装有0.25 kg的牛奶,放入电冰箱前的温度为25 ℃;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后,牛奶的温度降低到5 ℃,已知牛奶的比热容为4.0×103 J/(kg·℃)。在这过程中,牛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J。

四、作图、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24. 下表列出了五种材料的比热容和密度,请你为一家工厂论证一下,选用什么材料生产煮水壶较为合适?

比热容最大的金属,金属的比热容排名(6)

25. 工业上在制造钢铁零件时,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加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渗入零件的表层。试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说明其中的道理。

26. 用双手分别握住一段铁丝的两端,然后快速地弯折十余次,再用手触摸一下弯折处,你会有什么感觉?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五、计算、探究题(27题11分,28题16分,共27分)

27. 质量为 2 kg、温度为15 ℃的水,当吸收了1.68×105 J 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水=4.2×103 J/(kg·℃)]

28. 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打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打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

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

(1)你猜想________是主要原因(选填“a”或“b”);

(2)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热容最大的金属,金属的比热容排名(7)

第十三章 内能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B

解析:分子的运动我们用肉眼不可能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发生的现象来认识。因此我们用肉眼直接看到的现象都不是分子的运动。

2. D 解析:A项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项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项说明固体分子间也有扩散现象,D项能用肉眼直接看见的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

3. D 解析:沙子烫,江水凉,跟它们的密度无关,选项A、B错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这样在同样的日照条件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沙子的温度变化大,所以江水凉,沙子烫,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4. A 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只不过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还是斥力,取决于分子间距离的大小,故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其中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正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而且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斥力会越来越大,所以才使得固体很难被压缩;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故选项B、D正确。

5. C 解析: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因为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但是,物体内能的大小和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动能是没有关系的,内能只取决于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即温度高低和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能与宏观上的机械能混淆。

6. D 解析:水银的比热容小,在相同的情况下,吸热升温快容易与人体达到热平衡,这是体温计用水银作为测温物质的原因之一。水的比热容较大,其应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水的吸(放)热本领强,用其作为散热剂;②水的

温度难改变,对机器或人体起保护作用;③解释内陆、沙漠地区与沿海地区昼夜温差相差很大的原因。故选项A、B、C均正确。冷却食品时0 ℃的冰比0 ℃的水效果好,原因是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选项D错误。

7. D 解析: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物体温度升高,表示物体内能增大,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即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并不能说明温度高;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内能,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8. C 解析:甲、乙、丙三块金属放到石蜡表面时,初温相等,经过一定

时间后,金属块的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末温也相等,故甲、乙、丙三块金属的温度变化量相同,丙金属块下陷最深,说明熔化的石蜡最多,

丙金属块放热最多,所以丙金属块的比热容最大。

9. C 解析:一杯水的质量与比热容一定,而水温由80 ℃降低到20 ℃时,

Δt=60 ℃;水温由30 ℃升高到90 ℃时,Δt=60 ℃,故根据物体的吸、放热公式QcmΔt可得Q1=Q2,正确选项为C。

10. B 解析: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而且固体之间的扩散进行的比较缓慢,所以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粉笔的分子会扩散到黑板里,这些字比刚写上时难擦掉。

11. BC 解析:扩散现象是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能够进入对方,一是说明分子在运动,二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12. AB 解析:搓手是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A选项正确。不断锻打一个铁块,通过外力做

功使铁块温度升高,B选项正确。烧红的工件放到冷水中,通过热传递使工件温度降低,C选项错误。水盆里的水放到阳光下照射,通过热传递使水盆里的水升温,D选项错误。

13. ABD 解析:这是腌制鸭蛋的一种方法,这种鸭蛋在市场上有售,D选项符合题意。鸭蛋之所以能变咸完全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这就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可发生扩散,C选项不符合题意。如果蛋壳有裂缝,鸭蛋可能腌

得更快,但同时可能造成鸭蛋变质,所以说“只有蛋壳有裂缝的蛋才变咸”是不对的,A选项符合题意。黄土是不会腐蚀蛋壳的,B选项符合题意。

14. AC 解析:本题可结合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过程来分析,晶体凝固时虽然放出热量,温度却保持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15. 扩散 加快 解析:闻到臭豆腐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16. 较小 引 解析:在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这样才能依靠分子引力进行焊接。

17. 小于 间隙 解析:由于扩散,水分子、酒精分子分别进入对方,扩散现象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18. 比热容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折射 增大

19. 做功 热传递 内 解析:暖水袋中水的温度高于人体温度,使用时热量从暖水袋向人体传递,是通过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搓手取暖是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20. B B 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AB两种液体,升高相同温度时B需要的时间较长,B温度升高得慢,说明B的比热容大。

21. 做功 热传递

22. 1.68×107 解析:由放热公式得Q放=cmt0-t)=4.2×103×100×(60-20) J=1.68×107 J。

23. 2×104 解析:根据公式QcmΔt计算。

24. 铝 解析:必须保证水壶的材料无毒。铅有毒,不宜做炊具,可以先排除。干泥土的密度虽小,但要做一把同样质量的水壶,干泥土的水壶壶身必然比金属水壶的体积大得多,因此也可排除。剩余三种材料可作如下理论论证:煮水时,水壶吸收的热量QcmΔt

,式中的质量可表示为mρV,因此水壶吸收的热量为QcρVΔt。当水壶壶身体积V相同,煮水时水壶的温度变化Δt相同时,水壶吸收的热量Q与水壶

材料的比热容和密度的乘积成正比。对铝、铜、铁三种材料乘积的比较如下表:

比热容最大的金属,金属的比热容排名(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