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换头像这个行为就有了其他的目的:
测试服从性。
由于销售是个技术活。
哪怕只是割割亲戚朋友的韭菜,对新人来说也是有难度的,且不谈技巧,首先得愿意开口。
而不好意思开口,是销售的一生之敌。
为了让“收割机预备役”们扔下面子,保司准备了一揽子的开口训练计划,
比如唱、跳、rap(喊口号)等等。
可这一切训练的前提,都得是得新人服从性高才行。
万一喊口号到一半,突然有人撂挑子不干了,那“训练师”得多尴尬。
所以,换头像就是个试探。
因为微博上骂的再凶,大部分人跟老板、同事、家人交流,都还是在微信上。
那么换了头像、换了昵称,差不多就是在拿着喇叭向朋友圈子宣布:
从今天开始,我光荣的成为保险推销从业者的一员了!
如果乖乖换上了,那自然就是服从性高,是收割机的好苗子,
不愿意换的,那就是刺头,请自行回凡间重新修炼。
这一手抓鱼,把应届生、二次就业求职者全滤了个遍。
把最活蹦乱跳的不安分子挑出来扔掉,剩下听话好调教的统统网住。
然后慢慢洗脑,改造成收割机。
除此以外,换头像还是PUA和洗脑的第一步。
因为换头像会给人心里暗示。
尤其是对新人来说,用职业照做头像能给人一种“自己很专业”的幻觉,也就是所谓的“信心爆棚”。
当新人开始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保险界的“销售大师”,那羞不羞耻的,自然已经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从要脸皮、不好意思开口,到没脸没皮,逮到人就不分场合、不讲情面狂谈保险,需要一个过程。
而“把头像换成统一的职业照”就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
至于后续保司的一揽子“训练计划”,无非就是一方面是强调:
保险不是坏东西,是爱与责任,是福报;
另一方面加强洗脑:
你不是卖保险的,是传播保险理念的天使,是电是光是普罗米修斯,客户会感激你。
一波接一波的“调教”,最终把当年那些个敢咬敢跳的愣头青,全都变成了如今只会背话术的“收割机”。
而且有制服存在,人也更好控制;
纳粹的军服就是典型例子。
希特勒认为,军服一定要帅,这样年轻人就会义无反顾的投军效劳;
穿上这套衣服,他们不是*人不眨眼的魔鬼,而是拥有相同立场的优雅贵族。
显然这个手段很有用,当时很多青年入伍参军,并且忠心耿耿,为的就是能得到一套漂亮的制服。
保险公司的“制服控”也正是由此而来。
保司每个月都会进行表彰大会,
这可不是在办公室里,几个每天见面的同事领导,发发廉价奖状,手机拍拍照发到工作群里那种糊弄的表彰。
而是在豪华酒店的会议厅,有红毯,有司仪,LED屏放着隆重的ppt,配上喜庆的音乐,
全公司的大小领导,认识的不认识的各分部同事全都到场,庄严地见证的正式场合。
这种场景下,你穿着制服去领奖,是不是感觉衣服都熠熠生辉了?
等回家了更是得把衣服挂起来,因为它代表着来自保司的荣耀,
这时候,你会打心底里认可你的职业,你的公司。
从失去“头像自由”开始,直到失去真正的自由。
最后,公子还想跟大家说两句心里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也许在某个岗位上不适合,也不代表你就一无是处。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不会就学,成长太慢、不匹配自己的特长,就换工作。
别让别人轻易评判你,甚至侮辱你!
求职有风险,入行须谨慎。
希望大家都能工作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