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卡侬旗下品牌
其次,在促成用户体验方面,将「用」和「练」互相契合,也是包括迪卡侬在内的运动品牌,正在探索的事情。
比如在国内,安德玛和OneFit组建了户外健身等品牌联动,也有结合了Crossfit健身房的锐步亚太首家旗舰店在上海开业,而今年7月lululemon健身房在美国开业,主打瑜伽和冥想两个静态课程。
甚至反向来看,主张「动起来」的精品健身房,也正积极拓展运动休闲服饰领域。
其中就有,SoulCycle旗下服装品牌Soul by SoulCycle计划通过明星教练推广运动服饰产品,Barry’s Bootcamp计划与lululemon联名等等。
而和精品门店对比,「免费」或许是迪卡侬用户能在体验中,玩得尽兴的的主要因素。
「迪卡侬健身,成为必修课」是上海爷叔的生活写照,也有「地板划船、儿童框暴扣」等迪卡侬用户的新奇玩法。没有店员阻止、推销,让玩的更尽兴,同时迪卡侬官方也组织了快闪行动,来支持用户在店内的互动体验。
■ 「去迪卡侬健身,是这群上海爷叔每天下午的必修课」 来源:周到上海
甚至,为了进一步加深用户的体验,迪卡侬也有免费的课程服务,比如,「滑雪公开课」、「户外旅行季」是迪卡侬面向线下用户,提供的免费课程。
为了提供完整的运动体验,迪卡侬甚至愿意牺牲商品的损耗。
即便有不少用户「玩了不买」,但似乎对于「从玩到买」的转化概率上,这个家大业大的法国公司并不担心。当然,同样做法的还有瑞典的家居公司IKEA宜家。
在练和住这两件事情上,体验永远是吸引用户的最核心要素。
为了运作游乐园,迪卡侬把成本降到最低运作游乐园的模式,并没有让迪卡侬亏损,相反,迪卡侬在中国为代表的地区得到增长,靠的是把生产、运营成本降到最低。
在2018年初,迪卡侬发布的首份中国区财报显示,迪卡侬中国市场营业收入达到105亿元人民币,也是该品牌进入中国市场15年以来的新高。
如何做到这一点,在于迪卡侬研发、产销流程实行的自管理机制,以及门店扩张、品牌推广预算的限制。
迪卡侬官方曾发布了一段有关「产品低价来由」的视频,视频中指出,从原料的采购到生产实现自管控,而以自行车为代表的产品设计,会交由迪卡侬内部的研发小组来完成。
甚至商品的物流仓储,也全部由内部管理系统来负责,可以说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因此,制造业相对集中的中国,也是上下游产业链的聚集地,据迪卡侬官网显示,仅中国生产就能满足89.6%的中国零售量,国内有上海、苏州、台湾等12个生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