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己自律的六种方法,培养孩子自律的六种方法有意义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3-05-07 07:07:13

作者:夏天

来源:男孩派(ID: boy666dj)

你有没有发现:

有时候,你越是严格要求孩子,孩子越是喜欢偷懒。

你紧紧地盯着他,催着他,逼着他,他还是想尽办法故意拖延、磨蹭。

你急得火冒三丈,不得不对孩子施加更多的压力,甚至惩罚,可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毫无改变。

《超级育儿师》里就有这样一幕:

妈妈每天一下班,就询问儿子:“写作业了没有?”。

一旦发现儿子没有做,就劈头盖脸地一顿骂:

“为什么一个字都没有写?”

“我给你打了多少个电话,催了你多少次?”

“你怎么这么不自律?”

可孩子呢?

他不仅对妈妈的催促无动于衷,甚至像仇人一样瞪着妈妈,一副“你越是这样,我越是不写”的架势。

培养孩子自己自律的六种方法,培养孩子自律的六种方法有意义(1)

记得《少有人走的路》中曾提到,孩子缺少自律,未必是因为父母管教不严。

相反,父母过多的控制和压迫,很有可能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绪。

很赞同网上的一段话:

“一个孩子的自律从哪里来?

从他开始爱这个世界,从他开始喜欢自己,从他开始认同一件事正确的打开方式。

他的自律就从心底油然升起了。”

一语中的。

孩子的自律,不是靠父母逼出来的,而是取决于孩子的自尊水平。

所以,想要养出一个高度自律的孩子,一定要做到这6点。

01

一位妈妈曾很苦恼地在网上求助:

“从孩子小时候起,我就给孩子制定了很多纪律:

回家第一时间要先写作业。

作业写不完,不能出去玩。

每天早起背一首古诗,每周写一篇周记……

可为什么孩子越管越管不住,越管越叛逆?”

其实,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用拿米喂鸡的故事给出了答案。

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时,特意带了一只公鸡和一把米。

他把米握在手中,用另一只手强迫公鸡吃米。

结果,公鸡受了惊吓,不仅不吃米,反而扑棱着翅膀到处乱飞。

之后,当他把米随意地撒在讲台上,并远离公鸡时,公鸡反而主动跑去啄起了米。

教育孩子就跟拿米喂鸡一样。

如果总是像统治者一样控制着孩子,逼迫着孩子,不仅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动力,还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

每个孩子都有对自主、自我的渴望。

只有放弃对孩子的各种控制、命令和要求,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一些自主的机会,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培养孩子自己自律的六种方法,培养孩子自律的六种方法有意义(2)

02

卢梭的“自然教育法”,曾被无数父母验证过“比唠叨、指责和催促有用100倍”。

比如:

孩子早起赖床,就让孩子尝尝迟到的后果。

孩子写作业马虎,就让孩子尝尝被老师批评的滋味。

孩子贪玩不吃饭,就让孩子尝尝饥饿的滋味。

尹建莉老师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段时间放学后总是磨蹭着不想写作业。

尹建莉老师看着着急,却强忍住不去管她。

直到有一天,尹建莉老师的女儿在睡梦中惊醒说:“我没写作业,被老师批评了。”

醒来后,她发现自己真的没写作业。

尹建莉老师看着她焦急的样子,没有责怪她,而是建议她:

要么今晚晚睡把作业写完,要么明早去学校和老师商量不写作业。

结果,女儿坚定地选择熬夜写作业。

自此之后,尹建莉老师的女儿就养成了放学后自觉写作业的好习惯。

就像故事《小马过河》向我们揭示的道理:

无论别人多频繁地给我们指出危险,都不如我们亲自体验来得印象深刻。

只有让孩子从真实的体验里获得经验,从经验中总结因果关系,他们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才有自我驱动和自我控制的内在力量。

培养孩子自己自律的六种方法,培养孩子自律的六种方法有意义(3)

03

朋友经常用奖励零花钱的方式激励女儿练琴。

一开始效果确实不错。

可时间长了,女儿便开始跟她“讨价还价”、“讲条件”,朋友对此很是无奈。

记得美国心理医生曾做过一个“物质奖励实验”:

他将一只小老鼠放到了自制的木箱子里。

小老鼠在木箱里乱窜,无意中踩踏触发了机关,轻易得到了食物。

经过几次以后,小老鼠轻松掌握了获得食物的技能。

然而,这样的热情和满足感并没有持续多久,小老鼠就厌倦了。

他不再在木箱里走动,而是在自己肚子饥饿时,才会选择按压机关来获得食物充饥。

培养孩子自己自律的六种方法,培养孩子自律的六种方法有意义(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