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及物动词
古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情况比较常见。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都应该有宾语,据此,可以判断不及物动词后面若出现宾语,则形成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①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①句中的“归”是“回去”的意思,属不及物动词,后面却带有宾语“之”,所以活用为“使……回去”。②句中的“斗”同样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带有宾语“诸侯”,句子的主语是“秦国”,但却不是“斗”这个动作的发出者,而是秦国使(让)诸侯之间相互争斗,所以,“斗”是使动用法。
2.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有宾语,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但是,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活用。例如:
①将战,华元*羊食士。(《左传·宣公二年》)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③晋侯饮赵盾酒。(《左传·晋灵公不君》)
①句中的“食”是及物动词,后面带有宾语“士”,如果按照一般的动宾关系理解的话,就成了“吃了壮士”,这显然很不合理。根据上文应该是华元*了羊给壮士吃,这是典型的“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活用形式,意思是“使(让)壮士吃”。②句中的“朝”是“朝拜”的意思,后面有宾语“同列”,但根据上下文,不可能是“秦国朝拜同列”,而应该是“使同列朝拜(自己)”,所以,这里的“朝”自然应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了。再看③句中的“饮”,不是说晋侯喝酒,也不是晋侯喝赵盾的酒,而是晋侯让赵盾喝酒,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少见,但有的用法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如“斗鸡”“饮马”等。
不论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在用作使动时其后一般都带有宾语,但有时宾语省略了,动词仍然可以活用为使动。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句中的“来”没带宾语,但看上下文却是“使远人来”的意思。细品之下,这个“来”从句子的结构上看的确没有宾语,但是在意念上却又存在着一个实实在在的宾语,那就是前面的那个“远人”。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