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理发有说法吗,为什么说二月二宜理发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3-10-27 00:47:04

顺治四年七年的正月,清廷推行《剃发令》后,华夏衣冠尽毁。民间的汉人老百姓不敢公开以性命抗争,只能剃去头发。

但是汉人老百姓的心底,依旧怀念着逝去的大明王朝。因此思念“旧君”,于是就把“剃发”称为“思旧”,以示头发虽然被剃掉了,可是作为汉人的心,并没有改变。

后来,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王朝,二百余年的大仇终于得报,汉人的老百姓再也不会剃头发,蓄辫子了。

不过民国时期开始流行蓄短发,为了与时俱进,也为了生活上的方便,蓄短发势在必行。但是民间的长者并没有忘记“剃发令”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故此大家约定:不在正月理发。

过去的老人为了教育后辈不忘民族本性,把正月理发叫“思旧”。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人们已经不再思念明朝了,再提“思旧”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于是传着传着,就传成了“死舅”。

二月二理发有说法吗,为什么说二月二宜理发(5)

不过网上还有另一种说法,有一些人认为:从“思旧”到“死舅”的巨大转变,其实是某一些人故意在“模糊”这一段民族创伤记忆。总之,“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就这样保留下来了。

那么正月不理发,总要有一个截止的期限,到什么时候为止呢?刚好“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于是人们就把理发的时间推到了这一天,这就是“二月二”理发习俗的由来。

如今,清朝已经被推翻了一百多年,很多民族伤痛的记忆早就被遗忘了。千禧年以前出生的人,大多听说过“正月理发死舅舅”的传说,或者听过说“二月二要理发”的说法。

但是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渐渐就会觉得这个节俗“荒谬”,“不合逻辑”,因此它就慢慢地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最终被人们打破了。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我们国家古代有很多节日与习俗,普通人大多不关心它们的起源。

二月二理发有说法吗,为什么说二月二宜理发(6)

比如我们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大节,各有各的文化传统,并且南方和北方还大相径庭,谁会去想它们是怎么来的呢?反正只要过节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就好了。

一些节日的存在,的确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某个文化名人才出现的,比如端午纪念屈原、寒食纪念介子推。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价值观的变化,这些人物的事迹假如没有得到恰当的宣传,那么节日本身存在的意义,就会逐渐丧失。

比如屈原,国家的大力宣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人们吃粽子的时候还是会提到他,大概也知道他做过些什么。

但是你再看那子介推,当大家寒食节吃青团的时候,别说不知道他做过什么,年轻一点的人可能连听都没听说过他。

二月二理发有说法吗,为什么说二月二宜理发(7)

“二月二理发”这个习俗的形成过程与纪念方式,远比以上的节日来得复杂。现在既不适合宣传,那么大家遗忘掉它就很正常了。

结语

“二月二,龙抬头”,是东方青龙七宿的第一宿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日子。这一天在北方叫“青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

据说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唐朝,是把古代北方和南方的龙神祭与社祭合在一起的。它们的节俗在不同的朝代,内容不断地变化着。

有一些节俗,比如在井边撒石灰,再用石灰粉划一道线,一直引到房中,借此*死毒虫,和后世“端午”节驱虫的活动也很像。

二月二理发有说法吗,为什么说二月二宜理发(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