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一下美国对华投资,最高点是在我们刚刚加入WTO的初期,就是在2002年达到54.24亿美元。当时美国对华投资占到整个外资在华投资额的10%左右,之后占比逐年下降。最近十年美国对华投资额,平均是25亿美元,去年已经达到了最低水平,占比只有1.17%。
以上就是阻碍中国经济恢复五个问题,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由陆琳老师给我们讲一讲。
要出台扩张性的政策对冲经济下滑风险
陆琳:
刚才郭美新老师从消费、房地产、地方债、国际经济等方面,给我们介绍了存在的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去解决,会放缓经济的复苏,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速。长期来说,会影响203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的实现。短期来说,会使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一些重大风险,比如说就业不充分、青年失业率的上升会带来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另外,如果消费低迷会带来产业升级放缓,会逆转中国赶超的态势。最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上升也会受到制约,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
所以我们要转变思路,以寻求解决办法。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改革的历史,其基本方向是简政放权,表现在宏观经济上是反复过热。最近十几年来,国家治理走向规范有序,治理能力大幅度提升,表现在宏观经济上避免了大起大落,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收缩效应。
因此,我们要转变基本的宏观经济治理的思路,要从防过热转向防过冷,要有意识的出台一些对冲的扩张性的政策,来对冲由于收缩性的政策带来的一些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风险。具体的政策建议,有五个方面。
促销费:要多管齐下
消费者的信心严重不足,我们认为,有几项具体的促销费政策可以实施。短期来看,可以由中央政府推出消费补贴政策,在支付环节补贴消费者。
通过我们对上海市的调研以及有关学者对于绍兴市政府发放电子消费券的经验,一元政府补贴通过杠杆放大效应,可以带来四元的消费支出。因为我国流转税的制度,四元的消费支出可以带来至少一元的财政收入。从财政支出的角度而言,可能支出没有扩大,反而缩小。总的来说,这个政策在刺激消费的同时,并不会带来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张。
在增值税的划分方面,我们建议由依据生产地原则改为部分依据消费地原则征收。当前我们是依据生产地原则来划分增值税的收入,它的问题在于地方政府有很大的动力去扩大投资,这样会导致重投资、低消费的情况出现。
如果能采取50%按生产地征收,50%按消费地征收,这样就可以使地方政府能够鼓励居民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汽车消费方面,还有很大的刺激空间。今年汽车消费态势虽然明显趋好,但总的来说,消费仍然是不足的。我国汽车拥有量还低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要在燃油车排放标准方面,可以用经济手段来使消费者逐步报废排放标准较低的机动车。再有,把燃油车的排放标准的提高,放在对于生产者的限制和规范上,而不是放在消费者的购车环节。
最后,对于特大城市和大型城市,我们希望能够推出车牌改革措施,能够逐步放开汽车购买环节的限制。对于有购车限制的那些城市,能够盘活存量,设计试点车牌租赁和转让机制,让那些闲置车的车主能把车牌转让给有很强购车和用车需求的消费者,保护他们的消费需求。
化解地方债:建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力化解
我们建议存量债务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合力化解,建议对债务负担比较过重的地区采取试点,由中央政府发行特别国债置换地方存量债务。同时设立债务*基金,借鉴四大国有银行*经验,逐项化解不良债务。对于新增的债务,建立新增的举债机制。
为什么由中央政府发债置换地方债务,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对比国际上的其他国家,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债务总额占GDP的比例是相对较低的,所以举债空间还比较大。第二,发行低利率的国债来置换利率比较高的地方债,能够降低偿债成本。第三,这也与我国财政制度更加相配,我国现有的制度中,财政收入中国中央政府占比很高,但在支出方面,中央政府占比是比较低的。
以2021年统计数据为例,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比重为45%,但财政支出仅为14%;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比重为55%,但财政支出占比达86%。
房地产:稳定预期是关键
因为当前购房者对于是否要征收房地产税以及何时征收房地产税存在很大担忧,所以我们认为,要明确宣布短期内不会开征房地产税,这样消除不确定性因素,能够稳定购房者的信心。
此外,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因城施策,这样可以使真正的刚需和改善性的需求得到释放。
目前在融资方面,民营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我们希望对于他们合理的经营融资需求,政府能够提供有力支持。
民间投资:稳定民企信心是重中之重
民营企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担忧,有各种各样的困惑,我们认为稳定民营企业的信心是重中之重。
首先,民营企业家不仅是自己人,而且政府应该明确民营经济的政治地位,是和国有经济体一样,是党长期执政的经济基础。具体的做法可以开放一两个民营企业进入比较困难的产业,培育一两个新兴产业,来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和扩大投资。
提振外需:加大开放力度
提振外需方面,我们的建议是加大开放力度,稳外资和稳外贸,别人越是限制我们出去,我们越应该坚持对外开放,鼓励他们进来。
首先就是要简化外商来华的签证流程,灵活处理签证对等问题,使得想要来中国进行投资、进行交流的外商能够更便利地来到中国。第二,缩短外资负面清单;第三,加大RCEP落地。
以上就是我们提出来的五方面措施,我们希望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有力提振外需,稳定经济增长,降低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不确定风险。
最后做个总结,我们认为必须逆转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速不断下行的趋势。宏观经济趋势性过冷是新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风险,新时期宏观经济治理的基本任务应该从防过热转向防过冷。短期内,亟需从消费、房地产、地方债、民营经济、外资等角度多箭齐发稳经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