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认为的: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老师给孩子的评语,以及家长的反馈,是我们了解孩子在校和在家情况的一个窗口,是家校合作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要认真对待,不能用完任务或是敷衍的态度交差了事。
其次,我们的反馈要具体详实,记录孩子的真实表现,以及短时间内老师不能了解全面的孩子的状况,以便老师因材施教,切记假打空,看了和没看一样。
还有表达我们家长的诉求,也就是希望老师能注意到能给予的关于个体差异需要改善的部分,就像和老师面对面沟通一样,只是换了一个通道。
最后,还要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感谢,这是相互尊重的部分,也是尊师重教的部分。
最后再分享下我家孩子上学第二周,周报告中我的“家长反馈”,共勉。
评价老师的评价要有依据,要客观,要从有利孩子发展的角度,给孩子带来自信,带来动力。切忌贬低性评价,感情色彩过重的评价,错误归因的评价,歪曲事实的评价。 最后,家长要学会运用家庭教育去补救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一时无法改变学校应试教育带来的“唯分数是命”的大环境,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学校、社会的事情进行健康、积极、客观的评价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认识这些事情,从而避免负面影响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