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北区韩城镇,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可溯源的历史掠影有人物、寺庙、典故等。其中,韩昌点将台(俗称“大寺”),最为当地百姓耳熟能详,津津乐道。
提起“大寺”(点将台),对于上了点儿年纪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大寺”,其实,全名叫净严寺,其前身是韩昌点将的高台,旧址位于现在的韩城小学里面,这里原本是韩城的中心,是远近闻名的朝拜之所,更是韩城人的精神寄托。
那时的韩城,“古台巍然秀水滨”, 庭院幽深,古朴典雅的“大寺” 周围岗秀河清,童趣无限。到如今,屈指算来,韩城与这处曾雄踞高岗的 “大寺(点将台)”旧址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寺内建筑尽毁,现在仅有两块石碑尚存,好像两个踌躇满志的老者,默默地诉说着这里的前世今生。
韩昌伯父韩德让奠定宋辽疆界韩城镇为京东古镇,《遵化通志》记载:金大安元年(1209年)在改永济县而称丰润县的同时,设立了韩城镇,为蓟州玉田县辖。清代《丰润县志》古迹篇中又载:“韩城镇,《奉使行程录》,镇有居民可二百家,并无城”。那么,韩城之名从何而来,“大寺(点将台)”又是何时而建的呢?
原点将台南门,现为韩城小学教学区入口
若弄清这两个问题,须先了解韩昌与韩德让这两个人物,因为韩城的由来,是与宋辽时期的韩氏家族有着直接的联系的。
韩昌,字延寿,生于辽景宗保宁七年(975年),祖籍在玉田韩家庄,也就是今河北省玉田县小韩庄村,他是大辽汉臣秦王韩匡嗣之五子开国公、上将军韩德威的次子。韩昌身材高大,倜傥英俊。胆大心细,武艺超伦。其四伯父是名扬天下的大辽军事家、政治家韩德让(941年—1011年)。韩德让在“高梁河之役”中,不畏强敌,坚守南京,里应外合,使战局转危为安。统和四年(986年),韩德让随肖太后、辽圣宗抗宋,大败30万宋军,使宋朝军队精锐损失殆尽,从此再也无力北犯。1004年,在韩德让的积极推动下,辽、宋达成了“澶渊之盟”。同年被赐姓耶律,韩昌也改称契丹名“耶律遂正”。
韩昌“点将台”与韩城地名的由来韩昌25岁时,即在圣宗统和年间入朝为官。他初任侍卫将军。因精诚能事,受圣宗赏识,屡被提升。1012年,其四伯父韩德让去世后,韩昌被调回朝廷重用(即韩昌37岁),自此,韩昌继承了四伯父韩德让的事业。置身辽、宋两国边境重镇。
韩昌驻守辽宋边境重镇的时期应是1015年至1027年。在这12年内韩昌曾驻守过几个驻地,据其最后驻守在卢龙境内推测,韩昌驻扎在韩城的时间约在公元1018年之后。
当时,韩昌率军南征,见永济县(今唐山丰润)南50里许有一方圆五里的高岗,他站在高岗之上极目远眺,前方良田万顷,周围流水潺潺,不仅景色优美,地形更是易守难攻,遂号令大军,就地驻扎。于是,十余万兵马即刻囤粮备草,安营扎寨。韩昌通过查看地形,见这处高岗外,有两河环绕,水流湍急,清澈甘甜,不仅有源源不断的水源供应,也可免去大兴土木,建造城墙之苦,遂组织当地群众、将士因地制宜,拓宽高岗下面的两河(朱龙河、青龙河)河道,为护城河,又将挖出的泥土,培于高岗的低洼不平处。同时,兴建韩昌府。为便于操练兵马,排兵布阵,韩昌又下令堆岗筑台,即在今兴隆街与付一村之间建起高大的高台,这就是被后人一直传颂1000多年的“点将台”之由来。
“点将台”,台高6米,南北长88米,东西宽57米,占地5016平方米。南门口有17级台阶,北面门口有33级台阶,台下部为石砌台壁,上部为青砖砌垒的台壁。整个点将台属宫殿式封闭形建筑,视野辽阔。台上古槐蔽日,松柏参天,青瓦红墙掩映于绿树丛中。远望高台气势雄伟,仿佛向后人昭示着那段刀光剑影的历史。
韩昌这位大辽国加宰相衔节度使、开国侯、“忠勤守节功臣”, 在此前后驻军近5年。他继承四伯父韩德让“结欢宋朝”的对宋外交方针,努力维护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驻扎韩城期间,虽剑拔弩张,但从未与宋军真正开过仗,他有生之年,辽宋之间亲和共处,互为友邻,为两国之间的和平与繁荣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韩德让去世后,韩昌大权在握的十几年间,辽、宋之间一直相安无事,没有发生军事冲突,这与在前线主持军事的韩昌竭力维持是分不开的。韩昌是为辽、宋和平共处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据墓志载:韩昌为官,“事简民安,政清吏肃。所行教化,随处民咏”。韩昌统军,“一斗胆万人无敌,三尺剑四海知名。临危而竭力输忠,率下而忧民恤物。”
韩昌值兵数载,当地的百姓不仅没有遭受战争的纷扰,相反,由于他带兵有方,秋毫无犯,四方百姓陆续云于此,朝作夕眠,休养生息。即使韩昌撤兵的多年后,老百姓仍感激韩将军,日夜叨念韩昌之好,久而久之,韩昌、韩昌,再加上其曾驻军此地,就逐渐演化,将这里叫成了韩城了,故公元1209年,命名此地为“韩城”。
韩昌1027年三月二十四日卒于辽兴军节度使官邸(今河北省卢龙县境内),享年52岁。“国人闻之,咸云罢市;天子闻之,谓曰辍朝”。当年十月二十八日,归葬于辽上京西北之屈劣山(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罕山),韩氏家族墓地。
点将台上修建净严寺韩昌去世后,“点将台”丧失了她的功用,约在1000年前后,当地贵族乡绅,为了纪念韩昌的廉洁(净)与威严,在“点将台”原址的基础上又精心修葺,建起了“净严寺”。当时,供奉着韩昌的木像和碑记,整个寺院占地约10亩,位于当地的中心地带,庙舍达数十间。在韩城周边辖区内众多寺庙中规模最大,因此,当地百姓又习惯称其为“大寺”。
现在位于韩城小学院内的“重修净严寺碑记”和“功德碑”
千百年来,寺内古槐蔽日,松柏参天,香火缭绕。清末时期,大寺的山门殿内两侧仍有哼哈二将左右把持,雕像面貌狰狞,形象勇武。穿过影壁,可见净严寺的的正殿,大殿飞檐斗拱,五脊六兽,红漆明柱下垫雕花石鼓,门窗透花雕镂,梁、柁、椽、檩彩绘考究。殿内供奉西天如来大佛,其身背上方是展翅欲飞的金翅大鹏,左右两廊排列十八罗汉。大殿两旁有配殿,东配殿供奉大肚弥勒佛,门两旁有对联云: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大寺儿”旧址上建起了学校民国初年,各地陆续兴办新学,1912年,由本镇西韩庄人陈羽丰协同校董因陋就简,在没有改变建筑风格的情况下,将韩昌点将台上的净严寺改建而成学校,全称“丰润县中东区韩城小学校”。
解放后,学校修缮房屋,并逐年扩招。文革期间,校内建筑、古物等被冠以“四旧”之名,遭到严重破坏,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校园房屋多数倒塌,当时,由于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原来的木石也多被当地百姓用于建造住宅。80年代,学校复建,将残余石料作为地基,建起如今的新校园。
值得一提的是,1970年挖地道时,发现点将台地下埋有两块石碑,上书“重修净严寺碑记”。明确载有“大元戊子年间”即1228年就有大寺的文字,碑文落款为“大清光绪六年”即1881年重修,“韩城镇庄铺会公立”,距今已有135年。
韩城历史悠久,古寺也逾千年。点将台,净严寺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在大寺儿建起的学校也有百余年的历史,今天的大寺儿旧址周围商贾林立,经济繁荣,但原来的旧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令人惋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