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看到微博上华为员工的爆料贴,有人能写出《看了那个“带薪摸鱼”的华为高管,我终于理解了北大食堂的“站饭图”》10万 的文章。而你却是一笑而过。
同样是看过孩子偷偷玩游戏,有人能写出《凌晨两点,我偷偷走进14岁儿子的房间,看到了令我震惊的事情,从此母子成仇…》的爆款文,而你却还在懊恼孩子的不听话。
同样是生活中的经常遇到的事,为什么有的人能写出爆款文,而有的人却无从下笔?
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那么你不妨看看这本《从零开始学写作:个人增值的有效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这本书不仅有把生活中的素材写成一篇篇好文章的技巧,还有对自媒体写作全过程的解析。包括标题的方法、文章框架的搭建,修改文章等,让你从一个写作小白变成提笔就写的写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弘丹,她原本是个理工生,在经历过公司裁员后,开始学写作,到现在已经出版了《时间的格局》、《从零开始学写作:个人增值的有效方法》、《精进写作:如何成为一名写作高手》等三本畅销书。
她也是百万爆款写作课讲师,影响50万人从零开始学写作。
如果你也想学写作,那就从写自媒体文开始。
如果说文章是一座房子,那么素材就是那一个个垒成房子的砖。
可见要想写成文章,素材必不可少,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丰富的素材?
书里详细的介绍了3种方法。
一、3个步骤让你拥有取之不绝的素材
1.拥有敏锐的观察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写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生活中的小事,最接地气,也更能打动人。
传奇奶奶姜淑梅60岁学识字,75岁学写作,到了84岁写下了近60万字,出版了5本书。
这五本书的内容大多数来自于乡村故事,民俗故事等。这些故事的素材大多数来源于她经常找伙伴们聊天,打牌,话家常。
她正是以这种开放的心态,敏锐的洞察力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才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可见素材是随处可见,缺少的是有心之人。
有心之人一般拥有“鸡尾会效应”的能力。
“鸡尾酒会效应”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
根据这个效应,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关注某件事或者人时,那么那些事或者人就会进入我们的视野。
比如:平时你在路上走的时候不会注意到路上都有什么车。但是当你买了车,你会发现路上突然出现好多跟你同款的车。其实,那些车原本就存在。只是你平时不关注,也就看不到它们。
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收集到的素材就会越来越多。
2.随时随地记录灵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灵感是人们大脑中产生的新想法。
当我们有意识地开始观察身边人、事时,难免会有一些,困扰我们的、引发我们思考的、有趣的事或者人。这些东西的出现有可能就会让我们产生灵感。当灵感产生时就要随时随地记录下来。
这些灵感就是我们的素材。
3.记录好素材后要分门别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收集好的素材就像我们买回来的东西,回到家我们就要把东西分类。衣服放在柜子里,水果放在冰箱里。我们要用时,一下子就能找到。
素材也一样,不同的素材分别放在不同的文件夹里。如:健康、情感、财富、精力、时间等。收集到的素材就分别放入各自的文件夹,这样要找的时候一搜就能找到。
用电子素材库比较方便。可以用印象笔记、腾讯文档等。
经过以上的方法,我们拥有了素材素,但想让它变成一篇篇的文章,就需要经过加工处理。
就像我们买来了菜,接下来就是利用“各种”做法把它变成各种各样的佳肴。
那么“各种”做法是哪几种做法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二,3种自媒体创作方法,把生活中的素材编辑成精彩的文章。
1.把生活中的素材写成故事类。
每个人都爱听故事,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
好的故事能够让人在故事里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从而引起共鸣。
就像作者在书里举的例子:鼹鼠的土豆写的《来!我背你!》,文章朴素无华,但是很多读者却留言自己看完都感动得哭了。
可见把平常的小事写成故事也一样能吸引读者。
往往真实的故事,是最感人的。
2.找素材中的共性,把它们串联起来。
如开头所说的文章《看了那个“带薪摸鱼”的华为高管,我终于理解了北大食堂的“站饭图”》。
里面分别用“博主@电商行业发的华为员工的爆料贴”、北大学子为了省时间站着吃饭的情景、爸爸讲蚂蚁储存食物过冬的故事、知乎博主@魔都土匪媛离职的故事等。这篇的作者找到它们之间的共性然后进行拼接。这就成了10万+的文章。
我们也可以找每个素材背后的联系,然后发挥自己的洞察力,根据同一个主题,把独立的素材拼接在一起就成了一篇文章。
3.把生活中的经历写成干货,分享出来。
干货类的文章可以帮读者解决他们的疑惑或者问题。
比如,你是内科医生,你就把人们常常遇见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写成文章分享出来。
或者是把你面试的经历、升职的经验等写成文章分享出来。
也许读者就能从你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三,3种方法提升你编辑素材的能力
写文章就像在做料理,同样的原材料,怎样在短时间里做出佳肴,就需要我们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刻意的练习。书里介绍了三种方法。
1. 记录下让你立刻停下来的3件事。
如何把生活中的小事串联起来,这就需要我们经常练习。练习的方法就是创意课堂中的一种方法。
首先让学生们写出“让我立刻停下来的3件事”。
其次是对这3件事进行思考它们互相关键的点。
最后进行拼凑,创造出出乎意料的故事。
具体的做法是:在一周之内,每隔两三天写下一件让自己立刻停下来的事。
比如:你约了去看电影,结果突然被取消了。
星期四本来要开会,结果被取消了,或者本来周日要去哪里玩,结果去不了。
利用这三件事,思索它们背后的联系,然后进行创作。
每周进行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你拼凑素材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2.卡片法
作者在书里介绍《开发故事创意》里的“CLOSA游戏”卡片法。
C=Character,某个人物。
L=在Location,可视化的地点。
O=Object,让人好奇或者能够引起共鸣的物件。
S=Situation,充满矛盾或者揭示性的情境。
A=Act,不同寻常或揭示性的行动。
T=Theme,任何你感兴趣的主题。
比如:你看到某个有趣的人物,你就写一张C,写C时,你就要详细地描述她的外貌、神情、动作、爱好、性格等。
这样每写一张卡片,就积累一个素材。
这种方法不仅锻炼我们收集素材的能力,也在锻炼我们写故事的能力。
当卡片越积越多时,我们随便抽出几张卡片,拼接起来也就能随手写出好的文章来。
3.创作纪念册法
创作纪念册法是美国创意写作教授Daniel Nester教学生的方法。
他的训练方法是:每个学生选一个自己在人生路口的时间段,或正在经历一场蜕变的时期,写一系列微型散文,每一篇控制在300-400字。
顺序是:
生命中的那一天
年鉴,也就是这一年的年度事件。
路上的故事
大事记
岁月金曲
众所周知的日子
家与新闻报道
大日子或大日子之前的准备
标志性的故事
朋友
写完这10篇小短文,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创造自己的故事。
通过这3种方法,不断地刻意练习,相信你编辑素材的能力会逐渐加强。
写在最后
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和刻意练习。
如果说文章是一颗树,那么素材就是那一片片的叶子。
要想叶子长的茂密,那么平时的浇灌是不能少的。
文章也是,要想写出好的文章,素材的积累是至关重要。
要想灵活运用素材,那么平时有效的刻意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只是《从零开始学写作》中的一部分。如果你还想解决写作中其他的困惑,不妨翻开这本书,里面有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