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3:旋转式光圈。Photo by Louis Derr
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是长这样的(如图1-4):
图1-4:旋转式光圈。Photo by Dirk HR Spennemann
比起之前「插鞘式」的光圈,这种旋转式的设计既不用拆卸镜头,也不用更换金属片,明显更加方便和高效,可谓是进步了许多。
英文中的Aperture通常被译为光圈,但它的本意其实是指光线传播的孔径或开口。从这个角度而言,「孔径」不仅简单易懂,而且也更能反映出「光圈」在历史上的初期形态。
大约到了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设计更加复杂、技术更加先进的虹膜隔膜叶片式(Iris diaphragm blades)光圈,它直接内置于镜筒,通过侧边的机械拨杆可连续调节孔径大小,叶片少则2片,多则20片(今天的镜头设计多为5-10片),孔径呈多边形。如图1-5所示:
图1-5:虹膜隔膜叶片式光圈。
其设计和工作原理有些复杂,大概是这样的(如图1-6):
图1-6,工作原理。Photo by Pasimi
这种活动叶片式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人眼的视觉生理机制。人眼通过虹膜改变瞳孔的大小,从而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强度。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瞳孔的直径在2-4mm之间,而在昏暗环境中,瞳孔的直径将会扩大至3-8mm之间,因人的年龄而异[2]。叶片类似于眼球中的虹膜(iris),孔径类似于瞳孔,透镜类似于水状体和玻璃体,而相机传感器或其它感光元件则类似于视网膜,如图1-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