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忘了还信用卡。”一看台历上的日期,市民高先生才想起自己本期信用卡账单还没还,赶紧把密码器拿了出来,通过手机操作了一番。
说到U盾、动态令牌,很多人都表示好久没用了,有的甚至不记得U盾这回事儿。
曾经网上银行的出现,满足了很多人足不出户办理转账、汇款、理财等金融业务,而U盾作为账户的“保护伞”,成为人们办理业务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但随着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快速发展,网银U盾似乎已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小额支付U盾渐成“弃儿”
在晚报记者的采访中,部分受访者表示银行网银更安全。据悉,U盾有个人版和企业版两种,使用网银转账的多为企业用户。对企业来说,使用U盾转账更安心。
“80后”王女士习惯于第三方支付,她转账都是用支付宝或微信,在使用支付宝进行银行卡转账时,其累计交易金额早已超过免费限额,会被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但由于操作便捷,她依然青睐于使用第三方支付。
对于不选择手机银行的原因,王女士表示,最初不少银行的手机银行都仅支持绑定本行借记卡,但她手中都是不同银行的借记卡,每次用到的卡都不一定相同,所以从开始就没养成使用手机银行的习惯,更没有使用银行U盾的习惯。
U盾优化升级成大势所趋
在晚报记者的走访中,多家银行工作人员普遍反映,办理U盾或正在使用的用户逐渐减少,但依然有少部分用户、企业在使用,银行也针对前几代的U盾进行了升级,比如动态令牌、密码器、通用U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U盾更方便操作。
“目前,多数银行还保留了传统的U盾。”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业务搬上手机,个人U盾的使用量在逐年下降。尽管U盾转账限额较高,但是一般市民很少会用到,并且现在手机银行转账免收手续费。因此,传统U盾的优化升级已是大势所趋,未来银行的传统U盾会逐渐消失。
掌握支付技巧确保资金安全
U盾是银行提供的数字证书的简称,储存了用户的信息,长期以来都是用户使用网银转账或支付时必须用到的工具。
“虽然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等移动业务操作便捷,但缺少银行柜面人工核实的环节,因此在使用手机银行等渠道办理业务时,银行账号、姓名等信息一定要多核实,确保准确。”银行业内人士提醒,U盾和手机银行各有利弊,手机银行日渐安全,因为在使用前必须绑定手机设备、银行卡等,超过一定操作时间后会自动退出,不过在使用过程中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号码、动态码等。
如果出现手机号码更换,要及时到银行柜面进行更改。最好在手机银行中设定账户变动提醒功能,这样出现每笔交易都会发出通知,实时了解自己的资金去向。注意管理账户信息,设置手机银行密码时,避免本人生日、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等,最好与资金有关的密码都设置为重要密码,尽量不要与聊天工具、支付账号等密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