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用中文来说的话,就是英特尔至强,这次是真的至强(达到最强)了。
那么英特尔® 至强® 6 性能核处理器是如何解锁这种认同的呢?
至强,何以至强首先要说的是算力。
英特尔® 至强® 6900P系列产品此次最亮眼的128核(三个计算芯片单元),这就是它看似符合此前游戏规则的一大技术亮点。
通过核心数量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至强® 6 性能核处理器可以应对不同的场景来提供不同核心的型号,除了最高128核的产品系列(6900P)外,还有最高86核(2个计算芯片单元),最高48核(1个计算芯片单元)和16核(1个计算芯片单元)的产品系列。
用来做这种排列组合的模块中,计算芯片单元采用的是Intel 3制程,包含一体式网格、核心、缓存、内存控制器等,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一致性。
I/O芯片单元则是采用Intel 7制程,包含UPI、PCIe、CXL和加速器引擎等。
不同于第五代英特尔® 至强® 产品,至强® 6是将I/O和计算两个单元进行了解耦,不仅易于做核数的扩展,还有利于验证、重复和灵活使用。
除此之外,英特尔® 至强® 6 性能核处理器的亮点还包括:
- 6400 MT/s DDR5
- 8800 MT/s MRDIMM内存
- 6条UPI 2.0链路;速率高达24 GT/s
- 96条PCIe 5.0/ 64条 CXL 2.0通道
- L3缓存高达504MB
- 支持FP16数据格式的英特尔® AMX
接下来要说的是存力。
至强® 6 性能核处理器超脱此前游戏规则的亮点就藏在其中。
它同时支持了更快的DDR5内存(6400MT/s)和更“宽”的MRDIMM内存(8800MT/s)。
仅把前者替换成后者,就已经能让科学计算和AI场景的多项任务提升7%-33%不等了。而且相比此前至强® CPU Max采用的HBM,MRDIMM内存的引入,不仅带宽和速度优势更明显,它与CPU解耦的型态,也更利于用户的灵活采购、配置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