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的真实原型,范进真实身份揭秘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4-24 19:59:34

范进,一个原本寂寂无名的落魄书生,书读不出什么名堂,也不懂得如何营生,甚至连他的老丈人都瞧不起他。然而,等到范进高中举人之后,曾经瞧不起他的人都纷纷来巴结他,就连他自己都高兴快要疯掉了。

范进的真实原型,范进真实身份揭秘(1)

对于现代人来说,范进不过是中个举人罢了,又不是考中进士,有什么大不了的,至于高兴地疯癫起来吗?也因为这个缘故,很多人都瞧不起范进,他甚至被当成反面教材被世人嘲笑至今。

那么,范进这个人物身上真的一无是处吗?就因为他中举之后发疯,就要被世人嘲笑吗?毫不夸张地说,先不说范进以后的成就,仅仅是考中举人这一件事,已经远远超过古代绝大多数读书人了。

如果范进没有中举也就罢了,那他一辈子也就是个秀才。不过,能够考中秀才,已经算是很有才华了。要知道,古代很多读书人熬白了头发,到老的时候还只是个“童生”,连秀才都考不上。而且,别瞧范进只是中了举人,你恐怕不知道人家后来有多牛。

范进的真实原型,范进真实身份揭秘(2)

考中举人,在古代读书人中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而之后的进士更是一道分水岭,很多历史名人都考不中。虽然很多人瞧不起范进,可范进不但考中了举人,后来更是高中举人,日后更是成为了提督学道,掌管一省学政,其级别相当于今天的省教育厅长了。

世人瞧不起范进,不过是因为范进一开始穷困潦倒罢了。也对,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物确实不太讨人喜欢,也没人喜欢跟穷困潦倒的人交朋友。事实上,每个人心里都多少有些“嫌贫爱富”,只不过自己不愿意承认罢了!

嘲笑范进不要紧,这并不妨碍人家日后出人头地。而范进的身上,也确实有着很多令人钦佩的优秀品质。甚至可以说,很多人恐怕都做不到范进这一点,仅仅是他谦虚、礼貌这两点,就已经超过大多数人了。

范进的真实原型,范进真实身份揭秘(3)

范进身上最令人钦佩的品质就是他的坚韧不拔,这是他能够大器晚成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做事喜欢半途而废,一件事情做个两三遍做不成就放弃了,而范进20岁参加科举考试,一直考了数十年才考中进士,期间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了,他还是为了自己理想去参加乡试,最终得以高中举人。

看到范进,再想想自己,有什么资格嘲笑人家呢?不管怎么说,至少人家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这样一个坚韧不拔的人,别人又怎么有资格去嘲笑他呢?难道就因为他刚出场的形象比较滑稽么?我看嘲笑他的人才滑稽。

在范进身上,还有一种品质十分令人钦佩,那就是忍辱负重,胸怀大志。大多数人做事,都十分在乎别人的眼光,倘若别人露出嫌弃或者嘲讽的表情,那么自己就坚持不下去了。而范进数十年如一日,无论别人如何嘲讽他,他都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而且高中进士后也没有因为当初的恩怨,去报复那些曾经给他带来过伤害的人。

范进的真实原型,范进真实身份揭秘(4)

作为读书人来说,范进的功名之心虽然强了一点,可古代的读书人秉持的不都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么?就范进的所作所为,他又有什么错呢?难道真就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如果古代读书人都这样的话,那范仲淹、苏轼这些人又成什么了?他们不都是古代读书人做官的典范吗?

范进的心态也很好,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不气馁、不自卑,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失败之时,面对众人的嘲讽,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当他功成名就时,面对那些曾经嘲讽、侮辱过他的人,仍然能够礼貌地对待,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很多人可能觉得, 范进之后中举之后的表现比较圆滑、虚伪,尤其是在汤知县的酒宴上,更是表现得十分滑稽。其实,范进只是一个读书人又不是圣人,为何非要拿看待圣人的眼光来看待他呢?作为普通人来说,这些性格上的小缺陷无伤大雅,不必过分苛责。

范进的真实原型,范进真实身份揭秘(5)

清承明制,看到上面这张图,或许你就会明白,范进的成就有多高了吧?而且,范进虽然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但是在历史上还是有原型的,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状元郎黄士俊,两人的经历十分的相似。

黄士俊年轻时很落魄,30多岁了想进京赶考,但是却苦于没有盘缠,只好硬着头皮到岳父家借钱。结果岳父狗眼看人低,压根就瞧不起他,最后连岳父家的门都没能踏进去。更可气的是,岳父为了羞辱他,让人给了他两枚鸭蛋就将他打发了。后来还是岳父家的仆人欣赏姑爷的为人,悄悄凑了一些钱给他,让他得以进京赶考。

黄士俊高中状元之后,想起自己这些年的坎坷经历,写了一首《鸭蛋诗》给岳父,表达了自己这些年从落魄书生到天子门生的辛酸经历。踏上仕途后,黄士俊牢记自己的穷苦出身,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受到了百姓们的拥戴,最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被人称为“清正皇尚书”。

范进的真实原型,范进真实身份揭秘(6)

范进的原型就是取材于黄士俊,这两人都是大器晚成,也都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和程朱理学对读书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从他们所处的时代来说,他们的选择并没有错误。就好比现在很多人一边批判高考,一边又偷偷给儿女补课,期望儿女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一样。

无论是古代的科举制度也好,还是现在的高考制度也罢,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都是非常公平的制度,想要出人头地凭的是自己的本事。而范进考中举人又高中进士,坚持了几十年的理想一朝梦圆,又有什么好嘲笑的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