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是鼻祖,孔子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01 02:03:45

孔子终年73岁,这在当时是个非常奇迹的高龄。

在结束了14年的周游列国生活之后,孔子回到鲁国,过起来避世的生活。71岁那年,他白发人送黑发人,弟子颜回离他而去,第二年,弟子子路也死了。

对孔子来说,无论后人怎样的崇敬,膜拜,但是他活着的时候更多的感受到是悲凉,是人生的不如意,他的理想、抱负从来没有得到过满足和实现。甚至晚年,妻子早已先他而去,失去儿子、再接连失去弟子,他是绝望的,内心深处甚至是厌世和痛苦的。

孔子一生渴望做官,弟子子贡曾问过他:如果我有一块美玉,是应该把它藏在盒子里,还是找人待价而沽呢?孔子回答说:卖了吧,卖了吧,我也正等着人来买我呢。

显然他是个出世者,他虽知仕途的险恶、人心不古,但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百折不挠,不断的进行尝试,在行动力和实践力感召力方面,孔子做出了为人师表的典范。

虽然在新时代,很多当时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已经显得的不合时宜,但是再多的否定和批判,都抹*不了他的思想、他这个人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孔子一生活的是自我的、真实的,他推行自己的思想的同时,也亲身践行了自己的思想。现代人,很多人是没有信仰,或者有信仰,却行为矛盾的,这种不能笃信一种思想、且随着社会的摇摆不定而思想也随着动摇的状态,实际上是内心脆弱的表现。相比之下,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却是个内心强大者。

要如何去看待一个伟人的一生,很多大作家、大画家、他们和孔子一样,在活着的时候并未得到认可和优待,但却在死后永垂不朽。

人的一生一世太长,死后还有千年万年,又何必争朝夕之利,若能活成孔子的千万分之一,一生也算无怨无悔,通透笃定了。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