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小月
张爱玲在小说《半生缘》的开篇就提到:“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书中,顾曼桢和沈世钧从相识到相恋也不过才三五年,可造化弄人,曼桢被姐姐亲手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世钧则另娶他人,最终两人情深却缘灭。
待到数十年后,两人再次相逢,才知道没有彼此的这些年月,都只剩下混混沌沌。
这段情缘在他们的生命里只有三五年,但留下的遗憾却伴随了他们半生。
那句“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不仅道尽了人生的千回百转,更戳穿了人生的3个残酷真相。
1
关于勇气:一时的放弃,可能抱憾终身
沈世钧是南京一户有钱人家的少爷,读完大学就去上海工作。这里,他遇到顾曼桢。曼桢十四岁丧父,一家人都靠当舞女的姐姐顾曼璐生活。
曼桢的善良、坚强和独立,深深吸引了世钧,而曼桢也对世钧动了心,两个人开始地下恋情。
不久,曼桢和同事叔惠应邀到南京世钧家作客,世钧本想趁机把自己和曼桢的关系告诉父母,可他爸爸认出曼桢的姐姐当过舞女,认为这样的出身不好。
世钧没勇气公开维护曼桢,希望她能和姐姐断绝来往。曼桢却希望世钧能直面这件事,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姐姐这些年做出的牺牲,她不可能抛下姐姐。
一个打算逃避,一个坚持面对,为此,一通争吵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接下来的事,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曼桢遭姐姐陷害,被囚禁在祝公馆。而此时,找不到曼桢的世钧,居然怀疑她和儿时伙伴豫瑾走到了一起。
当见到曼璐,听到一些含糊不清的话后,世钧更加确信曼桢抛弃他,另嫁他人。于是,他回到南京,迅速娶妻生子,从此戴着面具生活。
命运真是残酷,任何一个环节差之毫厘,结局就谬以千里。
恋人突然消失,换做曼桢,一定会弄清楚情况,再做决定。只可惜,世钧缺少这样的勇气,选择抽身而退,结果错过拯救曼桢,也错过最爱的人。
要是当时,世钧能勇敢一些、笃信一些,他的人生是不是就会不一样?或者,哪怕最终他不能和曼桢在一起,他的后半生是不是也不会有那么多遗憾?
生活中,很多人也有过这样的懊恼:要是当初我勇敢一点,结局或许就不是这样?
事实上,失败的人生并非全由厄运带来;缺少直面厄运的勇气,才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2
关于底线:生活越是难熬,越要自己扛过去
很多人读完《半生缘》,都觉得顾曼璐是个可怜又可恨的角色。
深以为然。
父亲的去世,是她人生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她是一个读高中的花季少女,对未来充满幻想;在那之后,她不得不去做舞女,靠贩卖青春来养活一家六口人。
命运如此弄人,让人心生同情。但她后来的做法,却越来越让人愤恨。
曼璐自知人生有了污点,不敢奢望找个好人家,她忍痛和初恋分手,嫁给自以为“便于掌握”的恩客祝鸿才。没想到,祝鸿才新鲜劲一过,就整天在外花天酒地,甚至对曼桢有非分之想。她恨得夜不能寐。
而偶遇初恋豫瑾后,豫瑾那句“想想从前的事,非常幼稚可笑”,彻底打碎了她所有珍贵的回忆,从此,她陷入“受害者”心理:
“凭什么只有我为家里人牺牲,妹妹就可以保持纯真?
别人都可以找个私生子来拴住丈夫的心,我何不也找人帮我生个儿子?
嗯,最好找自家人,方便控制……”
人一旦开启“受害者”思维模式,就喜欢逃避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把自己的悲惨现状都怪罪于别人。
就这样,妹妹曼桢成了她邪恶念头的最佳人选。可怜的曼桢不但被姐姐离间,丢掉爱情,还惨遭祝鸿才糟蹋。
然而,同样是面对命运的戏弄,曼桢一直没放弃努力,在生下孩子后找到机会逃跑,并在遭受后来的打击时,也没拉人垫背,而是坚持自食其力。
反观曼璐,彻底丢掉底线,不择手段坑害亲人,短短两年就落得众叛亲离,郁郁得病而亡。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做人必须拥有底线。
人生在世,守住底线,就是守住自己的未来。
日子再难,也不能成为践踏做人底线的理由。一旦底线被破坏,那么,往后的人生就会像刹车失灵的车子,将变得难以控制,直到彻底坠入黑暗深渊。
3
关于付出:想当然的牺牲,不值得
多年后,曼桢还是嫁给了祝鸿才。很多人读到这里,都替曼桢惋惜。
但在那个年代,作为未婚妈妈,曼桢没钱、也没资格和祝鸿才争夺抚养权,最终她决定为了孩子牺牲自己。
她知道嫁过去,肯定会有委屈、会不舒服、也很不情愿,但为了荣宝有一个完整的家,她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然而,嫁人后的状态却是:
她怕被以前的朋友瞧不起,于是和他们都断了联系;她本想出去找点事做,但祝鸿才不同意,她懒得争吵,就整天闷在祝家,过得像具行尸走肉;更让人气愤的是,祝鸿才仍然在外花天酒地,一回家就拿荣宝出气……荣宝每天都在胆战心惊中长大,怕爸爸,不敢和爸爸亲近,常常边吃饭边哭。
看到荣宝可怜无助的样子,曼桢终于意识到:
自己太傻太天真,自以为委屈点、忍让点,就能给荣宝带去更好的成长环境,换得祝鸿才的回头是岸。
但现实却狠狠给了自己一耳光,祝鸿才死性不改,荣宝反而每天活在折磨中,自己也日日倍受煎熬。
最终,曼桢及时止损,借钱打离婚官司,带着孩子离开祝家,开始新的人生。
不止是小说中的曼桢,现实中,也有很多人会想当然地去做牺牲,以为自己的牺牲一定能换成好的结局。
但不得不承认,这种“牺牲”有时候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甚至走到最后才发现,这样的付出只感动了自己。
事实上,付出是一个需要“你”和“我”共同参与的课题。
真正的付出,是我给予你所需,你反哺我所愿,彼此滋养,共同幸福。
4
写在最后的话
《半生缘》原本的结局是曼桢嫁给了儿时的伙伴、曼璐的初恋,豫瑾。
那时,这本书叫《十八春》,是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首先在报刊上连载,引起了巨大反响,连大作家周作人也说自己每天追这部小说。不过,小说写完后,张爱玲并不满意,最后修改成现在这个结局。
读完全书,不由感慨:厄运打败了曼璐,而曼桢在付出惨痛代价后,终于打败了厄运。
或许,张爱玲也觉得,像曼桢这样积极而健康的人不需要依靠谁来拯救,她一定能从命运给予的考验中,悟出人生的真谛,涅槃重生吧。
勇气能带来希望,希望又能成全勇气。
趁时间还来得及,趁年华还未老去,趁心中还有梦,不妨鼓足勇气、守住底线,与自己爱的人一起努力,打造双向奔赴的美好人生吧。
END
作者简介:艾小月,一个在苟且中追求诗和远方的女子,想用文字治愈自己,治愈有着同样困惑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