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这本书表达什么,呼啸山庄讲了什么道理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22 17:27:09

不久,凯瑟琳生下女儿凯蒂。

孩子的出生让凯瑟琳更加悲痛,她既舍不得可爱的孩子,又放不下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情。

凯瑟琳在两种感情之间不断纠结,陷入抑郁,最后因为承受不住这样巨大的精神压力,离开了人世。

埃德加也因为痛失爱妻,伤心欲绝,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可眼看大仇得报后,希斯克利夫却没有开心起来,反而因为凯瑟琳的离去,他的心中愈发地空虚和阴郁。

他固执地认为爱情是“如果得不到,那么就毁掉”。

可从一意孤行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输了。

层次越低的人,占有欲越强,执念越深。

就像是恶狗护食,一旦有人靠近,就会激发它心中的仇恨,点燃它的怒火。

可实际上,缘深缘浅早有因果,亲疏远近自有定数。

与其在失去中纠缠,不如学会止损。

放下他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给他人一点慈悲,也是留给自己一点体面。

呼啸山庄这本书表达什么,呼啸山庄讲了什么道理(5)

3

层次低的人,越见不惯别人好

希斯克利夫利用埃德加妹妹的单纯,骗她和自己结了婚,并在埃德加和凯瑟琳去世后,掌管了画眉山庄。

希斯克里夫的阴谋都得逞了,他接连掌握着两个庄园的财富,决定着两个庄园所有人的命运。

可他的内心依旧不快,甚至常常迁怒于庄园里年幼的孩子们。

希斯克利夫想毁了所有人,他冲庄园里的孩子们怒吼道:“只要我活着一天,你们就不得安息。”

他把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和凯瑟琳的女儿凯蒂,囚禁在自己身旁,让这两个本该是贵族的小孩起早贪黑地干活,过得连下人都不如。

他知道凯蒂很喜欢看书,就下令烧掉家中所有的书,让凯蒂无书可看。

他知道哈里顿爱慕凯蒂,就故意在凯蒂面前辱骂哈里顿,让哈里顿尊严尽失。

他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放过,儿子一直身体虚弱,他却漠不关心。

反而在儿子病重时,还强迫病弱的他去骗取凯蒂的芳心,以达到折磨凯蒂的目的。

儿子病危,得知这个消息的希斯克利夫只是冷冷地说出“随他去”三个字就转身离开,不肯多看他一眼。

希斯克利夫的眼里容不下任何一个人过得好。

他一直故意找茬,在疯狂的报复中,结果把自己陷卷入万劫不复。

复仇让他面目狰狞,终其一生都被阴郁所笼罩。

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希斯克利夫走进了一间小屋,这是多年前,他和凯瑟琳嬉戏欢笑的地方。

他平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所有的悲剧画上了句号。

呼啸山庄这本书表达什么,呼啸山庄讲了什么道理(6)

希斯克利夫从小就是孤儿,漂泊的童年让他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寄人篱下时的阴影,让成年后的他依旧极度缺乏安全感。

他放不下内心的仇恨,对于伤害过他的人,一定也要让别人体会到同样的痛苦。

他以为毁掉别人的人生,就能救赎自己的灵魂,可最终却将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从小在被欺辱中长大的希斯克利夫,固执地以为“此仇不报非君子。”

于是在冤冤相报的循环轮回之中,既毁掉了别人的幸福,也害苦了自己。

听过一句话: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两只魔鬼,就像是扑克牌里的大小王一样。

第一只魔鬼是“小王”,是你糟糕的处境;第二只魔鬼是“大王”,是你糟糕的心境。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过得不好,是因为遭受到了外界的恶意;但其实,你内心滋生的负面情绪,也就是那只“大王”,对你的危害更大。

人生中大多数不幸,都不是来自于环境的压力,而是来自你内心的压抑。

与其揪着别人带来的痛苦不放,不如试着和解。

一个人真正值得敬佩的,是当他明明拥有了可以报复的实力,却选择了宽恕。

呼啸山庄这本书表达什么,呼啸山庄讲了什么道理(7)

4

《呼啸山庄》曾被读者斥责为“一部恐怖、令人作呕的小说。”

主人公希斯克利心胸狭隘、情感偏执、目光短浅,给小说蒙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

他仇视身边所有的人,穷尽一生去摧毁他人的生活,最终自己的下场也落得无比凄凉。

想起《一代宗师》里的那句经典台词:“人这一生,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一个人敢于看见自己最真实的内心,才能和过往的伤痛和解。

看见过天地的广阔无垠,才会放下那些多余的执念。

见了众生百态,懂得了世间之苦,才能学会宽容大度,懂得释怀。

当一个人见过远山和沧海,见过高原和溪流,那些眼前笼罩着的阴霾,自然烟消云散,不值一提。

点个赞吧 ,当你的格局大了,就不会在往事中沉沦。

作者:洞见·清一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