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饥餐胡虏肉匈奴是指,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全诗意思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05 10:58:23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上述两句话皆摘自于赵恒的《劝学诗》。诗中所描述的现象最早发生于(  )

A.魏晋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所提计策起到的作用是(  )

A.加速了宋王朝的统一进程

B.免遭外族入侵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提高了行政效率

3.某位同学在学习11世纪初期的北宋史时画了一幅漫画(见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

壮志饥餐胡虏肉匈奴是指,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全诗意思(1)

A.规定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疆界

B.形成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

C.维护了西北地区的和平发展局面

D.客观上促进了辽宋双方经济交流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  )

A.东京 B.临安 C.应天 D.建康

5.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是指(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6.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壮志饥餐胡虏肉匈奴是指,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全诗意思(2)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7.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下列关于当时农业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

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D.棉花种植由广东、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8.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据此可知交子(  )

A.流通无区域限制

B.发行权属于富商

C.流通仅限于四川

D.发行量没有限制

9.宋代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人居住;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朝廷还允许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修建清真寺。这些措施主要表明(  )

A.宋朝提高外商待遇鼓励通商

B.朝廷尊重外国人的生活习俗

C.宋朝要求外商必须在华定居

D.宋朝实行了平等的民族政策

10.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③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壮志饥餐胡虏肉匈奴是指,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全诗意思(3)

A.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11.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2.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自己的游记中这样描写当时的中国皇宫:“大殿和房间都装饰雕刻着镀金的龙……”材料中的“中国皇宫”是指(  )

A.唐朝的长安 B.北宋的东京

C.元朝的大都 D.明朝的北京

13.“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度

14.影视作品的内容背景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境。在一部以元朝为历史背景的影视作品中,可以出现的场景是(  )

A.西域都护管理新疆 B.元昊称大夏皇帝

C.耶律阿保机建立辽 D.宣政院管理新疆

15.军功赫赫的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重视《资治通鉴》,专请儒士为他们讲解其中的治国之道,用蒙古语言写了《通鉴节要》作为教材。这说明(  )

A.元世祖放弃武力征伐而实行文治

B.忽必烈善于借鉴历代治国之道

C.忽必烈依《资治通鉴》管理政务

D.儒家思想在元朝始终得到重用

16.《东京梦华录》卷三《相国寺内万姓交易》记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材料反映了(  )

A.榷场的贸易量很大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17.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使用

④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某同学举办“中国古代文化”图片展览,下列人物应该人选“宋元篇”的是(  )

壮志饥餐胡虏肉匈奴是指,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全诗意思(4)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19题16分,20题14分,21题16分,共46分)

19.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壮志饥餐胡虏肉匈奴是指,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全诗意思(5)

(1)图一是哪一制度的示意图?(2分)图二是哪一朝代的行政机构图?(2分)图二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哪一机构?(2分)

材料二 ……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朝)旧(制度)。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决心)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阅读材料二,宋太祖是怎样“把相权拿归自己”的?(2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答出两点即可)

(3)两则材料反映了中央集权的什么发展趋势?(4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哉……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新唐书·太宗本纪》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材料三 忽必烈即位后,“以农桑为急务”,使百姓“安业力农”。为此,他多次下令蒙古军“不得以农田为牧地”。

(1)材料一中用“盛哉”评价太宗。“盛哉”对应的史实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你认为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概括材料三中忽必烈所采取的措施。(2分)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4)自秦至元我国历史发展的总体特点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4分)

2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五权宪法》

(2)孙中山所说的“考试制度”是指中国的什么制度?(2分)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探究二 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发展。(2分)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述内容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2分)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说一说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4分)

参考答案一、1.D 点拨:题干中信息“书中自有黄金屋”“六经勤向窗前读”“劝学诗”反映了对读书极其重视,读书人地位最高的历史时期是宋朝,因为宋朝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2.C 点拨:依据题干中信息“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可知,当时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皇帝)。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了措施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C。
3.D 点拨:结合题干中信息“11世纪初期”“北宋”及漫画中信息“屈辱的议和条件”“岁币30万”判断,相关事件是澶渊之盟,选项中与澶渊之盟相关的是D。
4.B 点拨:诗歌反映的是南宋时期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情景,南宋时期杭州的名称是临安。
5.B
6.D 点拨: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政权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分析选项,A与表格内容不符;北宋存在的时间是960—1127年,超过了100年,B表述错误;南宋建立时,辽已经被金所灭,C不符合史实;D解读正确。
7.C 8.C
9.A 点拨:根据材料中的“蕃坊”“专供外国人居住”“外商子弟学校”“允许……阿拉伯人修建清真寺”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宋朝政府对外国商人的态度,排除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政府提高外商待遇,鼓励海外贸易,A符合题意;B是材料的表面意思,排除;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0.D 11.C
12.C 点拨:依据题干中信息“13世纪”和选项内容分析,材料说的是元朝时期。元朝时期的皇宫在大都。
13.D
14.D 点拨:依据题干中信息“元朝”“可以出现”分析,西域都护是西汉时期设置的,故A不会出现;元昊称大夏皇帝,是在北宋时期,故B不会出现;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是在10世纪初,故C不会出现;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故D可以出现。
15.B 点拨:根据题干中的“忽必烈非常重视《资治通鉴》,专请儒士为他们讲解其中的治国之道”可知,忽必烈善于借鉴历代治国之道,B符合题意。A、C、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16.D 17.D
18.C 点拨: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由题干中的限制词“宋元篇”可判断①不应入选。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史学家,关汉卿是元朝时期的杂剧家,李清照是宋朝时期的词人,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二、19.(1)三省六部制。 元朝。 御史台。
(2)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设置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等。(答出两点即可)
(3)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削弱。(答出两点即可)
20.(1)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
(2)经济重心南移。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南方农业的持续发展。
(3)重视农桑。 使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4)统一是历史主流;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中华民族是在相互交融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言之有理即可)
21.(1)行省制。
(2)科举制。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3)曲辕犁或筒车。
(4)宋词和元曲。
(5)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