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政策在我国一系列货币政策中具有重要地位,具体工具包括央行基准利率、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以及其它利率数值的确定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上述政策利率在二〇一五年以前市场化程度较低,为优化利率市场化程度,中国人民银行在二〇一三年10月25日开启贷款基础利率(LPR)集中报价,并在二〇一五年宣布放开存款利率上限。
二〇一九年8月,人民银行决定对LPR进行改革,发挥其应有作用。此后LPR的报价方式与品种相较之前都进行了优化:前者改为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后者则增加了5年期以上品种,完善了各期限利率参照标准;报价行范围与报价频率也进行了正向改革,优化了LPR价格的普遍性与质量。
在存款利率之后,此项改革使贷款利率也逐渐打破限制。基准利率方面,根据人民银行在二〇二〇年8月31日发布的《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和健全中国基准利率体系》白皮书,我国现有的基准利率体系包括基于实际交易的回购利率指标体系、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利率互换曲线以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白皮书中强调,基准利率体系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关键环节,后文中以基准利率体系中的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度量利率渠道对于实体经济增长在微观层面的有效性。
二、其它货币政策工具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和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是在货币政策框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创设的,本质上是对传统工具的完善和补充。
三、货币政策传导理论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到最终作用于实体经济需要经过一段传导机制,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主流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早期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凯恩斯学派认为利率相对于资本边际效益的大小将影响企业投资,当利率大于资本边际效益时,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因此将减少投资,最终产出也会随之下降;当利率小于资本边际效益时,企业认为投资有利可图,将增加投资,最终导致产出增加。完整链条可以描述为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利率高低,从而影响企业投资,投资的增减直接影响总支出,最后作用于总收入(即总产出)。
简单来说,利率水平与企业投资成反比,也与产出成反比。此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关键在于利率变化,因此将其归纳为利率传导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