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短篇小说有哪些,世界四大短篇小说排行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7-30 23:55:06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有哪些,世界四大短篇小说排行(9)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有哪些,世界四大短篇小说排行(10)

罗杰·格勒尼埃部分作品

在整体的风格格调上,格勒尼埃是极淡,而又极浓。淡,是保持生活的本真态,不让情节剧式的热闹离奇喧宾夺主,影响人们对人生原味的感受和体验;浓,则是由于对人生开掘的深透,由这深透造成了浓烈的效果,有时候,它对人心的冲击几乎是震撼性的。作者笔下小人物的遭遇,大多是缘于人性本身的弱点或生活本身的不美好,像《走向另一种生活》那样激烈地批判社会(商业竞争中不良媒体的虚伪和残忍)的,为数并不多。这就使他的小说不同于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而更有一种存在论的意味。显然他是受了德法两国的存在主义思想影响的,这也使他的作品具有更永恒的意义和更长久的感染力。如《邻居》是写夫妻生活中不和谐一面所带来的致命伤害的,这种伤害很难说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社会就不再存在。《在群山后面》也有相似的意味,但同时也写了相互间的真情难以沟通表达所带来的悲剧和痛苦。《节日广场的小屋》也许是这本集子中最“淡”的一篇,它以生活原生态的节奏展现了三个年轻人的爱情心理,其真实性和复杂性足以让人沉思良久。《屏风冥想录》 则是书中最不易读懂的一篇,我个人的体会,那是以意识流手法写一位等待死亡的病人孤独、寂寞、悲观的心理,他才六十多岁,却已厌弃一切,也没人来看他,只能整日对着屏风上的贴图反复地看并顺势乱想,这写法正合意识流之长。《逃兵》写了一个离奇人物的离奇故事,生活中这样不靠谱的人物是确实有的,而作者的深意,我想是和《胡蜂》一样,要写出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孤独无依,他们和时代是并不同步的,而时代往往会故意地忽略这一点(当然这位“逃兵”处处主动,他藐视时代而自行其事,这与《胡蜂》主角的处处被动正相反)。《亲爱的好太太》大概是书中最悲惨的一篇了,那位卑微的男主角那么想保住自己的饭碗,为了太太,也为了孩子,却因精神有病的妻子的嫉恨而被莫名其妙地刺死了,临死前一天他正好在电台广播中谈了自己的遭遇,吐露了心声,但这个直播节目,后来知道根本就不曾播出!人世无情,以万物为刍狗,竟已至于此。

那么,作者写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他写了人生的真实,也感染了我们,但就是为了让我们沉痛累日,难以释怀么?或者,就如《在群山后面》结尾时父亲所说:“这事傻里傻气的……不过总得有点事干吧。”他就以这样的写作打发时日,也让读者以阅读打发时日吗?我以为并不是的。作者现已年届九旬仍在积极地工作和写作,他的写作状态中有一种内在的激情,他一点不像《冬季奥运会》中的作家那般绝望,也不像《屏风冥想录》的主角那样厌世。我们还不如读读《亲爱的好太太》临结尾时的这段话:

我想了很久,他这一生中至少有过这么一天,让他得以倾诉一下自己的心曲,传送出一个信息。当然,这又有什么用呢?可是,话说回来,也许有人在数千公里以外遥远的岛上,被他感动了呢。

倾诉心曲,传送信息,让人感动——这不也是他写作的动机吗?虽然不能断定这有什么用,但正如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所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鲁迅指的是社会批判,可是这原理也应适用于人的存在状态。我们难道就不能有更好的生活吗?我们能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哪怕只改变一点点呢?我以为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其实是隐含着这样的呼唤的。这也是这些精致的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沉重,还有着深刻难忘的审美体验的原因所在。

如此看来,格勒尼埃实在是当世一流短篇小说家,他继承了十九世纪的优秀文学传统,而又有自己的发展。他的创作也一定能给中国文学提供积极的借鉴。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有哪些,世界四大短篇小说排行(11)

《周克希译文集·格勒尼埃中短篇小说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新媒体编辑:李凌俊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有哪些,世界四大短篇小说排行(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