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第一次接受知识教育文化,大部分都是从书本开始的,书本作为一种传播知识的有效工具,其中华夏五千年的知识传承都是从文字开始的,而竹简的发明是文字传播的最佳利器。
北魏新晋时期被广泛流传使用,最初起源于商代,商代之前还是甲骨文显得极其笨重,但是一旦刻画就是很重要的事,《易经》最早的版本就是刻在甲骨身上的。
传说伏羲在天涯海观潮听汐八天八夜,望星罗辰布、山海连纵,之间关系妙不可言,于是三皇之一的伏羲便创造出来《易经》一书,后有周文王、孔圣加以编订、修注、添加,这才使《易经》加一完善。书中随便的一句话撂出来,都能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比如:“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每一个成语对应的都是天干支、24气节,以八卦为主要核心来演算每天对应的不同内容,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当之无愧的“百库全书”。
《易经》有三易:“变易”、“简易”、“不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到了现代传承只剩下64卦,伏羲创造八卦的时候相传有有108卦,因为泄露了天机,导致上天不满被一道天雷毁去。
一并被毁去的还有《连山》、《归藏》两书,传闻懂的三书之人必将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呈龙象之风,麒麟降吉。三书并称为中国奇书之一,在好长一段时间被称为“妖书”,因为里面好多东西都是常人所不能知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