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金泉寺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于天下。
太极锦鲤
【憨山大师注】此言名利之大害,教人重道忘身以袪累也(祛,祛除。累,负累。住于名利相,则为名利所累;住于身相,则为此身所累。如何用名利而不为名利所用?如何用身而不为身所用?道乃是活泼泼的,可以出世,亦可入世,道在体用之间,道在有无之间,无为而无不为,此为道之妙)。
“宠辱若惊”者,望外之荣曰宠(何为宠?外界、他人给予我的荣誉、赞美、恩宠等),谓世人皆以宠为荣,却不知宠乃是辱,以其若惊。惊,心不安貌(人人皆以宠为荣。然而,宠,得之,心惊,失之,心亦惊,心下不安,何荣之有?故曰“宠乃是辱”。“宠辱不惊”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解释为得意、失意皆心下不安,何须锱铢必较?殊途而同归)。
“贵大患若身”者,崇高之位曰贵,即君、相之位,谓世人皆以贵为乐,却不知贵乃大患之若身(何为贵?位高为贵,所谓高高在上),以身喻贵,谓身为苦本,贵为祸根,言必不可免也(身体像是牢笼,束缚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不得自由,让本该虚灵空妙的心成为身体的奴隶。饿了,要吃东西;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来到花花世界,顿觉‘山下的老虎’最可爱。故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身是大患,贵亦是大患,何故?自以为高高在上,自以为贵不可言,便以百官和天下百姓为轻,此乃取祸之根由,须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心著“贵”相时,“贵”便成为牢笼和绞索)。
此二句立定,向下征而释之曰:何谓宠是辱之若惊耶(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下,谓宠乃下贱之事耳(憨山大师是从君上对臣下的角度解读“宠”,即宠是君上对臣下的示好、笼络,或者说是“上贵”对“下贱”的示好和笼络)。譬如僻幸之人,君爱之以为宠也,虽卮酒脔肉必赐之(卮酒脔肉,本义是指一杯酒、一块肉,可引申为小恩小惠),非此,不见其为宠,及其赐也,必叩头而啖之,将以为宠(由此可见尊卑之位已分,君在上而臣在下,君为贵而民为贱)。彼无宠者,则傲然而立(所谓人不求人一般高,我既然不臣服,当然能够淡然处之,傲然而立,即不住于“贵贱”之相、不住于“宠辱”之相,我心平静安然)。以此较之,虽宠实乃辱之甚也,岂非下耶?故曰宠为下(受宠,即你接受上位者的宠爱,以臣下自居,你当然处于下位矣。著“贵贱”之相,著“宠辱”之相,此皆为牢笼锁心)。且而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也,患失之(对于宠辱,患得患失)。是则竞竞得失于眉睫之间(竞竞,小心谨慎的样子),其心未尝暂自安,由此观之,何荣之有?故曰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得宠,失宠,此心皆不能安,这个“宠”何荣之有?)。此其所以宠是辱也(得出结论:宠者,辱也)。
“贵大患若身”者,是以身之患,喻贵之患也(何为贵大患若身?身是大患,贵若身,亦是大患)。然身,乃众患之本,既有此身,则饥寒病苦,死生大患,众苦皆归,必不可免,故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为何说身是大患?吾有身,故有寒暑饥渴之逼迫;吾有身,故有生老病死之痛苦)。无身,则无患矣,故曰“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果无身,上述的痛苦自然不复存在,如何才能无身呢?从修证的角度,无身的境界实属不易,必须回光返照,踏上逆流而归之路)?
然位,乃祸之基也(盛名、高位,皆取祸之根由)。既有此位(有了贵贱之分,有了上下之别),则是非交谪(交谪,指相互埋怨,彼此指责),冰炭攻心(指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势同水火),众毁齐至,内则残生伤性以灭身,外则致寇招尤以取祸,必不可逃(古今中外,权力的斗争是零和博弈,是最残酷的,只能是赢家踩着输者的尸体上位。问题是,赢家是真赢了吗?不过是又一轮残酷斗争的开始,争名夺利,争权夺利,哪里会有尽头呢?),故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贵。无贵,则无患矣,故曰“贵大患若身”(吾身是大患,贵若身,吾有贵,亦是大患)。
笔乘引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笔乘,指史书。恶,厌恶。王子搜,典自《庄子·杂篇·让王》,“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而越国无君。求王子搜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熏之以艾。乘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其大意是,越国的三代国君接连被臣下弑*,王子搜担心自己会被立为国君,就出逃到山洞里躲起来。如此一来,越国就暂时没有国君了。于是越国人四处寻找王子搜,一直找到那个山洞。王子搜不肯从洞里出来,越国人就点燃艾草用烟熏。王子搜忍耐不住被熏出山洞后,越国的臣民们把他扶上了车辇。上车之际,王子搜拉着车辇的扶手仰天感叹:“君位啊,君位啊,如何就单单不肯放过我呢!”。王子搜并不是厌恶做国君,而是害怕继承国君后随之而来的*身之祸。像王子搜那样的人,可以说是做到了不肯为国君之位而危害自己的生命,这也是为什么越国人坚持请求他做国君的原故)。盖言贵为君人之患(高贵的地位,外表固然风光,背后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祸患)。庄子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祀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狐豚,岂可得乎“(这一段出自《史记》,感觉上像极了李斯临刑的感叹。李斯临刑,顾谓其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所以说,财富、官位皆是身心之牢笼,一旦被其禁锢,不但心灵不得自在,连肉体也会身不由己)?斯言贵为卿相者之患(如果不能全身而退,那个牢笼不进也罢)。老子言苟知身为大患不可免,则知贵为大患,亦不可免也,然且世人不知贵为大患,返以为荣,爱身取贵,以致终身之累,皆非有道之所为也(圣人深知身为大患,贵为大患,而世人心中只有自己和眼前的利益,以为有“身”,以为有“我”,深著名利相,当然以贵为荣、以宠为荣,身陷名利牢笼而不自知。如此,祸患必不远矣)。
唯有道者,不得已而临莅天下(有道者可以出世,亦可入世,无为而为,任运自在。如果迫不得已君临天下,该当如何呢?即如何用贵而不被贵所用呢?),不以为己显,虽处其位,但思道济苍生,不以为己荣,此则贵为天下贵,非一己之贵(有道者,不以己为荣为显,而以天下为贵,道济苍生,无为而治。如同大晴天,日头当空,万里无云,天下都看到有个太阳;到了晚上,太阳不见了,反而见到满天星斗,群星闪耀,此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天下大治。反过来说,对于修真而言,当六根门头放光时,真常就看不见了,参之)。如此之人,乃可寄之以天下之任(上古的“公天下”就是如此,以天下苍生为贵。到了后世的“家天下”,都自以为是真龙天子,高高在上,看看二十四史,哪一家不是落得个血淋淋地凄惨收场?!)。然有道者,处崇高之位,虽爱其身,不是贪位慕禄以自保,实所谓卫生存身以行道,是则爱身,乃为天下爱其身,非私爱一己之身(有道者,非私爱一己之身,如同爱惜自己一般爱惜天下苍生;反过来,天下苍生则以天下事为己任,彼此砥砺前行,天下大治)。如此之人,乃可托以天下之权(有道者心量广大,无迷无著。非以己为贵,而以天下为贵;非私爱一己之身,而已天下苍生为爱。如此之人,方可寄托以天下)。
若以此为君,则无为而治,以此为臣,则功大名显,故道为天下贵也(此有道者入世之道也。用之于君道,则天下无为而治;用之于臣道,则可立功立德,扬名于天下。用贵而不为贵所用,用身而不为身所用,故曰“道为天下贵也”)。故日“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于天下”(结论:能用物而不为物所用,此为有道者,方可寄托以天下。能够放下身相、名利相的人,才能够担负起治理天下的责任。色身重乎?名利重乎?天下重乎?一空生万有,心空容万物)。
河南老君山
河南老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