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散文特色欣赏,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色简答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0-24 19:11:28


梁实秋散文特色欣赏,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色简答(1)

梁实秋先生

读罢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即手不能释卷;他的散文特色,可戏用一个词牌名“清平乐”概之。

所谓“清”,是指其清幽的样貌,“平”则为他平实的文字,而“乐”,即其幽默达观的精神内蕴。

01 清幽中求雅致,平实处寻高妙之“清平”

梁实秋的散文语言简洁灵动,行文自然流畅,罕见陈辞滥调,少有繁文缛节,而立意鲜明,叙述生动,起承转合,活泛不涩;致言趋境显,却寓意深刻,令文从字顺,更上口可诵。

如他在《清华八年》里写道:

“最不能忘是路边的官柳,是真正的垂杨柳,好几丈高的丫杈古木,在春天一片鹅黄,真是柳眼挑金,更动人的季节是在秋后,柳丝飘拂到人的脸上,一阵阵的蝉噪,夕阳古道,情景幽绝。”

这寥寥数句可谓凝诗流画,意味深长,而删冗以致清,忆旧却如新,可不就是清新?

梁实秋散文特色欣赏,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色简答(2)

梁实秋雅舍故居

再如《雅舍》里的: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遥进窗来,助我凄凉。”。

真是有声有色,情景交融。其文辞雅致精妙,其思绪左右逢源,其行文涉笔成趣,片言只字,方寸之地,令人回味。既清丽爽净,更幽远深邃。谓之清幽,莫有虚言?

如果说清新、清幽是其长,那么平实、平易的语气更显他的独到。

梁氏作品多冠以“雅舍”二字,如“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等等,他的文字却没有一味地追求清高忘尘、不食人间烟火的文人雅士之风;而是在雅俗共赏、平易近人、从容实在上下了极深的功夫。如以下两篇《雅舍》:

“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一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

在他的散文里,鲜有哗众取宠,未见粉饰虚构,一字一句,亲切自然,一章一节,毫不做作。特别是晚近之作,兴之所至,信笔写来,不雕不琢,任意成文。

梁实秋散文特色欣赏,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色简答(3)

如他在《钟》里写道:

“不知谁出的主意,重阳敬老。‘礼多人不怪’,这也没什么不好。照例,凡是年届耄耋的市民,市长具名致送一份礼物,算是敬老之具体表现。我已受过十几次这样的厚贶,包括茶杯、茶盘、盖碗、果盘、咖啡壶、饭碗、瓷寿桃,毛围巾之类。去年送的是时钟一具,礼物尚未出门,就先引起议论,有人‘横挑鼻子竖挑眼’,说钟终二字同音,不吉,何况是送不久一定要命终的老人,此言一出,为市长办事的人忙不迭的解释说:不是钟,是计时器。”

梁实秋博通国学、熟详故典,其散文中,用典处颇不少见,但他并非随便用,更绝非滥用,而是力求其明白易通,力求其权威精炼。

他从不故作惊人之语,不追求奇险之状,极力避免佶屈聱牙或断章取义。如他在《睡》中写着:

“睡眠是自然的安排,而我们往往不能享受。以‘天知地知我知子知’闻名的杨震,我想他睡觉没有困难,至少不会失眠,因为他光明磊落。心有恐惧,心有挂碍,心有忮求,倒下去只好展转反侧,人尚未死而已先不能膜目。庄子所谓‘至人无梦’,楞严经所谓‘梦想消灭,寝寤恒一’,都是说心里本来平静,睡时也自然塌实。”

梁氏用典,往往信手拈来,而上下相衔,浑然天成,无痕迹可寻。反之,梁氏在文章中亦用了不少方言口语和俚谚俗话,皆用之生动妥贴而不流于琐碎。如在《豆付干风波》中,他写道:

“(美国)海关人员臊不搭地饶上这么一句:‘你们中国人就是喜欢带些希奇古怪的药品和食物?’”

此段中,一句“臊不搭的”加上个“饶”字,活现出那位神气活现的美国人,少见多怪后自我解嘲的窘态。

梁实秋散文特色欣赏,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色简答(4)

还有《饺子》里的: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北平乡下的一句俗语,因为北平人过去不说这句话,都说‘煮悖悖’,这也许是满洲语,我到十四岁才知道煮悖悖就是饺子。”

这段话则是像在与人唠家常,虽说平谈无奇,细心人却不难看出深蕴其中丝丝缕缕的思故怀旧之情。通篇看来,用辞用语老到安妥,行文遣句平实易明是梁氏的风格,亦可说是梁氏所努力追求的。

他的文章简明扼要,文义相符而无赘累;讽刺不欲过激,幽默恰是火候;抒情表意,不楹不火;谋篇布局,从容不迫,给人总的感觉确是“清平”二字。

他这是于清淡中求雅致,于平实处寻高妙,非大手笔能为之。他凡作文,“一篇之成,推敲累日,一语之立,斟酌再三”,文章在腹内,斟字酌句,周转良久,如同新瓦罐在泥土中埋过四季,哪里还有燥性?

02 幽默达观之“乐”

以上种种,皆是梁氏散文形式上的特色;而他内容上的独到之处,即是“幽默达观”之“乐”的精神内蕴。

他的文章叙写、评述无不庄谐并重、劝讽俱备,而又自然而然不留斧凿痕。如他在《理发》中写道:

“如果你交一个刽子手朋友,他一见到你就会相度你的脖颈,何处下刀相宜,这是他的职业使然。理发匠俟你坐定之后,便伸胳膊挽袖相度你那一脑袋的毛发,对于毛发所依附的人并无兴趣。一块白绸布往你身上一罩,不见得是新洗的,往往是斑斑点点的如虎皮宣。随后是一根布条在咽喉处一勒。当然不会致命,不过箍得也就够紧,如果是自己的颈子大概舍不得用那样大的力。头发是以剪为原则,但是附带着生薅硬拔的却也不免,⋯⋯”

理发本有不舒适的一面,但梁实秋在叙说的时候,故意夸大了自己的不愉快,把理发行为夸张为施虐行为,从而产生谐趣的效果,令人忍俊不禁。

此种幽默夸张,并不导向对理发师的批评,却使得理发中稍稍有点不适的人生经验,在艺术地进行回味时转换成了给人精神享受的人生况味。

在他的作品里,写人写物,必声情并茂、活灵活现,不落巢臼。如他在《白猫王子六岁》中,他写道:

“猫有时跳到我的书桌上,在我的稿纸上趴著睡著了,或是蹲在桌灯下面藉著灯泡散发的热气而呼噜呼噜的假寐,这时节我没有误会,我不认为他是有意的来破我寂寥。是他寂寞,要我来陪他,不是看我寂寞而他来陪我。”

梁实秋散文特色欣赏,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色简答(5)

在《白猫王子五岁》中写道:

我们只好“片时欢乐且相亲”,愿我的猫长久享受他的鱼餐锦被,吃饱了就睡,睡足了就吃。

关爱一只猫而至于理解猫自身的生命逻辑,这里,梁实秋显示了他超越自我中心意识、关爱一切生命的有情态度和乐观豁达的精神。

他谈男人、论女人,一针见血,鞭辟入里,可笑可叹;说中年、道老年,喜忧参半,人皆不免,唯有超然。

他在《女人》里说“女人喜欢说谎”,“女人善变”,“女人善哭”,“女人胆小”,“女人聪明”等等;在《男人》里说男人脏,“男人懒”,“男人多半自私”,男人好议论女人等等。这些观点如果严格从理性批评的角度看,显然失之于偏颇。

然而,梁实秋的本意不过是顺手借用对女人男人的通行看法,尤其是负面的人性特征,在或为之辩解、或对之微讽中既投注自己的人性观念,更灌之以自己从谐趣偏好中所流露出的勃勃人生热情,从而使作品显得兴味盎然、生机勃勃。

梁实秋散文特色欣赏,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色简答(6)

在《中年》中,他说: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梁实秋的人生态度就是享受生活,他甚而推广之“人类最高理想应是人人能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

最能体现他乐生达观态度的,则是散文《聋》,梁实秋说“我虽然没有全聋,可是也聋得可以。”但对此他丝毫没有哀戚之心,他津津有味地介绍自己如何听不见闹钟、门铃、电话铃所带来的麻烦,饶有趣味地讨论耳聋是否足以避蜚短流长的问题,最后他说:

“安于聋聩亦非易易。因为大家习惯了把我当做一个耳聪的人,并且不习惯于和一个聋子相处。看人嘴唇动,我可不敢唯唯否否,因为何时宜唯唯,何时宜否否,其间大有讲究。我曾经一律以点头称是来应付,结果闹出很尴尬的场面。我发现最好的应付方法是面部无表情,作白痴状。瞎子常戴黑眼镜,走路时以手杖探地,人人知道他是瞎子,都会躲着他。聋子没有标帜,两只耳朵好好的,不像是什么零件出了毛病。”

在这里,梁实秋并没有由年老耳聋而产生生命即将终结的焦虑感,没有由耳聋感喟自我生命已不完整。

他把耳聋当作一种崭新的人生经验来享受并且与读者分享;耳聋所带来的不便,在这篇散文中变成了幽默达观的精神态度。


梁实秋以智者气度审视着人生百态,他的散文总是嘲弄而不失分寸,戏谑但留有余地,以智谕世,关注人生,富于理性色彩,让读者从理趣的阐释中体悟作者的人生态度,获得生活的智慧。

《狗》写自己畏狗的窘状,《病》写自己住院的尴尬,都是以风趣的笔调款款道出,将其中种种不快无形地冲淡化解,大胆自嘲但并不自虐,以自己智者的处世态度笑对人生百态,给读者以生活的启迪和借鉴。

也许,正是因为梁实秋着重于生活智慧的开垦,着重于人生理趣的阐释传达,在表现手法上,他选择了幽默。

因为理性之于梁实秋是至高无上的,而幽默正是“诉于我们理性的可笑味”,是“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之中见出高度的深刻的意义”,从而“放出精神的火花”的艺术形式,理性与智慧是幽默的筋骨,幽默是理性的载体。

理性对于幽默的依附和幽默长于表现智慧的特质,方能见出梁实秋的智慧和深刻,方能显示梁实秋的稳健和达观。

如此,我们方能理解为什么在《骂人的艺术》中,梁实秋将十条骂人的艺术阐述得神乎其神,他只是在用幽默雅谑的笔触来消隐对这种丑恶现象的不快。

梁实秋的智者气度,使他的散文看不到那种急功近利的喧嚣和愤愤不平的牢*, 有的只是春雨润物似的韵味, 令读者在掩卷之余有得于心。

他的潇洒容与, 以可笑消弥可憎的艺术处理, 为读者的欣赏接受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回旋余地;他的宽容和大度使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缩短, 因而梁实秋散文的艺术影响也就见深见远了。

在如今消费至上的时代里,当心生焦虑与浮躁之气时,读梁先生的散文,岂不乐也陶陶?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