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提到的法国作家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0-26 06:56:21

《游子吟》中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子女长大了,是出门求学也好,还是外出工作也好,父母的担心和牵挂永远不会缺席。但是当父母和子女都不得不面对这种离别时,又该怎么做呢?

前几天看了一本书,书名是《傅雷家书》,倒是可以给我们一点借鉴和启发。这本书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及其妻子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书选编,收录了傅雷夫妇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傅聪的书信。内容不仅包含了傅雷对儿子的思念和挚爱,还有对儿子在修身治学、为人处世方面的建议,体现了傅雷的家庭教育理念。

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鉴赏力。回国后,主要从事翻译工作,翻译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法国作家的作品,比如《约翰·克里斯多夫》《高老头》等。

傅聪是享誉国际的钢琴大师,有“钢琴诗人”的美誉。1954年傅聪被派到波兰学习钢琴,后因为某些政治原因于1958年移居英国。在之后的二十年间,傅聪演奏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国,同时也担任过许多音乐比赛的评委。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被评为“当今最伟大的中国音乐家”。

傅聪能有如此高的成就,与傅雷的谆谆教导脱离不了关系。从书信的交流中能看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纵使相隔万里,父母的爱和教导依然可以继续陪伴子女成长。

1、朝思暮念,爱子情深

1954年,刚刚20岁的傅聪被派往波兰学习钢琴。作为父亲的傅雷既替儿子高兴,又有很多不舍和思念。在书信中,傅雷表达了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孩子离开后的第二天,他就想写信了。自己没有一天不想着孩子,每天早晨天刚亮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还会想着孩子童年的小故事;他的妻子也因为儿子的远行而哭肿了眼睛,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担忧儿子在国外独自生活时的健康状况,傅雷在书信中总是一遍遍地嘱咐他要保重身体,营养要跟上,睡眠要跟上。得知儿子每天要练琴8个小时,傅雷更是再三叮嘱儿子要保养好身体,不能太累。

担忧儿子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傅雷就第一时间寄给儿子当年自己学习语言的法宝,并请当地的私人教师和房东太太协助补习。

木心的《从前慢》里有一句:从前,车、马、邮件都慢。

是的,儿子的书信有时很多天才能收到,傅雷会因为不知道儿子的近况而在等待中焦虑。信中字里行间,能深深感受到傅雷对儿子的关切之情。

2、平等沟通,互相学习

面对已经长大的儿子,傅雷不再仅仅以父亲的身份教导儿子,更多时候是以朋友的身份沟通交流。

生活上,傅雷除了对儿子平时的衣食住行会多多叮嘱之外,对他情感上的指导也是十分用心。

傅聪临去波兰留学之前,有个热恋的女友,他与女友分别后,十分想念对方。傅雷知道儿子陷入感情的痛苦,就在家书中经常劝慰,让他无论如何都要克制感情,以健康为重,以学业为重。

傅雷没有以高高在上的父亲的姿态教育儿子,而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对这段感情进行分析,希望儿子能理性对待这段感情,让时间来考验这段感情是否值得坚守。在此之前,希望儿子能用心从事艺术创作、用心生活,做一个善于平衡情感与理智的人。

后来,傅聪最终与初恋分道扬镳,娶了小提琴大师梅纽因之女弥拉。傅雷高兴之余,也不忘叮嘱和告诫儿子,要懂得维护妻子的人格独立,两人要共同进步,不要让感情变得无所依附。

除了生活上的指导,在艺术方面,父子双方更是无所不谈。他们谈论唐诗宋词、谈论戏曲、谈论绘画、也谈论肖邦和莫扎特。傅雷是学贯中西的大师,艺术无国界,这样的交流,让傅聪在艺术领域能更好地融会贯通,对钢琴的理解有不一样的感悟。

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

现在网络上很多人对所谓的“父爱如山”有不一样的解读。父爱真的就像一座山,无论外界发生什么,我自岿然不动。当然了,解读可能会有所片面,但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当今社会,有一部分父亲做得确实有所欠缺。人家傅雷那么忙,还能抽时间给儿子写信教导儿子,你们就那么忙吗?

3、德艺兼备、思想高尚

在信中,傅雷不止一次提到家国,即使当时自己正遭受着政治的伤痛,却也没有一句抱怨之词,而是以一种宽容理解的语气对儿子描述着自己的境况,告诫儿子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让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即使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傅雷写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中,也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

同时傅雷对国家音乐发展也格外关心。当时中国处在音乐萌芽阶段,各方面条件都不好。傅雷把傅聪来信中提到的跟学习音乐有关的信息要点记录下来,就是为了给国内音乐学习者提供参考的资料。并且在书信中让儿子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感想写下来寄回国内,给音乐学习者传提供借鉴。

傅聪的成功,离不开父亲傅雷的悉心教导。大到思想教育,小到生活细节,无不体现了一个父亲对远在海外的儿子的关心与牵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现在国家教育“双减”后,家庭教育的责任任重道远,父亲再不可以“父爱如山”了,要发挥父亲的积极作用。读完《傅雷家书》,我们感受学者父亲深沉的爱的同时,也要学习教子的智慧。让孩子成为一个心中有国家,脚下有远方的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