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写爱莲说时的时代背景,周敦颐的简介爱莲说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0-28 06:47:45

汉高祖刘邦将周邕的孙子周仁重新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从此迁籍安城(今河南汝南王岗镇)。从此周氏作为汝南望族,经汉、魏、晋、隋、唐,历时千载,英才辈出,青史不绝。

这就是周敦颐作为周氏的出身情况。但是到了周敦颐出生在乱世之后的北宋中期,泱泱中华古国却经历了从最鼎盛的唐代,到混乱且礼坏乐崩五代十国的形成,这一场劫难浩浩荡荡的上演了将近百年。

正因为乱世的出现,使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每个割据的王朝都想找到一种真理性的东西,用以统一天下,统一人民的思想,寻找新的突破。

周敦颐写爱莲说时的时代背景,周敦颐的简介爱莲说(9)

周敦颐就诞生在这种混沌的历史时空中,因而他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天地万物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周敦颐生在湖南永州田村,他上有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家境虽不是非常富裕,但兄弟姐妹之间情谊非常好,却不巧,姐姐在不满18岁时病逝,两个月后弟弟也因病去世了。

这种幼年丧亲的经历,更给周敦颐的思想性以巨大的冲击,人从哪里来?死后又会到哪里去?周敦颐这段经历,无疑给他日后的《太极图说》,关于宇宙天道、人道、天人合一之道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月岩悟道-14岁的周敦颐人生第一次参悟,为后来“无极而极”的理念奠定了基础。

在周敦颐14岁时,他得知一处极妙之地,那就是位于都庞岭东麓,距周敦颐故居约七公里处的一个岩洞,这个岩洞被称为-月岩。这个月岩奇特在哪呢?原来在这个岩洞内的不同位置,可以看到不同的景物变化。

周敦颐写爱莲说时的时代背景,周敦颐的简介爱莲说(10)

如果你从东洞门进,朝西洞门行走,往头上的洞口看去,开始只能见到一弯“残月”,形似蛾眉,如下弦月。再往前走,那“月亮”像镰刀、像小船,由缺而圆。到了岩洞中央,当顶便是一轮“皓月”,成为“望月”。

继续往前走,这轮“皓月”又逐渐由圆而缺,最后又是蛾眉一弯,成为“上弦月”。正是由于这种不同方位引起的景物变化,使月岩在人们的心目中充满了神秘感,月岩的名气也不胫而走。

于是对天圆地方好奇的周敦颐,渴望在这样的地方,来观察月亮阴晴圆缺与人体思想感悟之间的变化,便让家人在那里给他专门砌了一座小屋,以供学习观察之用。后人把他的这段学习经历,称为:月岩悟道。

周敦颐写爱莲说时的时代背景,周敦颐的简介爱莲说(11)

周敦颐15岁上,父亲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投奔了其舅龙图阁学士郑向,郑向发现周敦颐极其好学,仁爱孝顺,就很喜欢他。由于知道他喜爱洁白的白莲花,便命人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构亭植莲,周敦颐经常背着书箱,在这一片婷婷玉立的白莲荷塘边参悟人生。

周敦颐到了适龄年龄,其舅得到朝廷的恩荫,可允许其一子为官,舅父爱才,便把朝廷将作监的主薄工作给了他。

周敦颐写爱莲说时的时代背景,周敦颐的简介爱莲说(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