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写爱莲说时的时代背景,周敦颐的简介爱莲说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0-28 06:47:45

我们来说一下这个“将作监”是个什么官署呢?原来它是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和精美器皿的制作,与纱罗缎匹的刺绣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官署。说来这个官职虽小,却也是个肥缺。放在贪官污吏眼里那真是宝藏之地。然周敦颐却把它管理的井井有条,一丝不苟。

周敦颐写爱莲说时的时代背景,周敦颐的简介爱莲说(13)

周敦颐在景祐三年和康定元年做了两任主薄工作,后在吏部来人考核阶段,他的勤谨清廉的工作态度,得到广泛好评,二十八岁的周敦颐开始了他仕途的第一次升迁——提任南安军司理参军。

周敦颐一生最重要的政治仕途,是他后来担任郴州县令期间,兴办教学,就在这段时间,二程的父亲结识了器宇不凡的周敦颐,与之攀谈后甚为敬仰,就把他的两位公子都送来给他做了学生。

后来也有赖于程颐程颢把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与朱熹一起发扬传承了下去。

祖上恩荫导致一生官职卑微,却在思想理论的道路上做出一番无人能及的建树。

周敦颐写爱莲说时的时代背景,周敦颐的简介爱莲说(14)

或许是因为祖上恩荫的关系,不是通过科举考取功名的周敦颐一生的官职不高,最高做到了广东的提点刑狱。他明辨是非,在宁做官时辨明疑案的名声却早已被世人传扬了出去。

因此20岁上就颇具名气的周敦颐受到各路名人志士的赏识,大他28岁的范仲淹就曾专程到他读书的鹤林寺,与他进行思想上的碰撞。

少年王安石则三次慕名前往拜会周敦颐,私以为以周敦颐爱才惜才的秉性,17岁的王安石与22岁的周敦颐也是产生了一定的思想光辉的共识。

周敦颐写爱莲说时的时代背景,周敦颐的简介爱莲说(15)

除此之外还有欧阳修、苏轼、曾巩等等,这些北宋一流的人物也都与其有过交集。同时代大文豪黄庭坚在《濂溪词并序》中对他的评价是:“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这些人无非是在面临时代变革的命题前——都在渴望找出一套,既符合人性,又合乎理性的稳定人心的思想体系,不管后世如何评价,他们都为此做出了努力。

而在这一命题上,那个时代思想的终结,却是最后官职卑微的周敦颐,以“无欲故静”的状态,完成了这项时代的使命。

后世的很多人在修习“理学”的基础时,对周敦颐提及的“无欲”之念,解读为“灭人欲”。然而当我们走过这么多朝代,来到了革命时代的大后方,再来审视周敦颐初定的理念时,会发现他是最早崇尚孔子的弟子颜回思想之人,而他们的思想相通,也绝非是灭欲而为,而是把贪瞋痴的之欲降低,当理想更为高远之时,放在人眼前最本能的*就会降低。

周敦颐写爱莲说时的时代背景,周敦颐的简介爱莲说(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