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chū)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译文:樗里子,名疾,是秦惠王的异母弟弟。樗里疾的生母是韩国宗室女。樗里疾为人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秦国人都称他为“智囊”。
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使将而伐曲沃,尽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
译文:秦惠王八年(前330),樗里疾被封爵为右更,秦王派樗里疾率军攻打魏国的曲沃,樗里疾率军将曲沃城中的居民全部驱逐,然后攻占曲沃城,樗里疾还将曲沃周围的土地全部并入秦国管辖。
秦惠王二十五年,使樗里子为将伐赵,虏赵将军庄豹,拔蔺。
译文:秦惠王二十五年(前313),秦王任命樗里疾为将军率军攻打赵国,此战秦军俘虏了赵国将军庄豹,攻取了蔺邑。
明年,助魏章攻楚,败楚将屈丐,取汉中地。秦封樗里子,号为严君。
译文:第二年,樗里疾率军协助魏章攻打楚国,击败楚将屈丐所率楚军,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地区。秦王赐封樗里子,封号是严君。
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逐张仪、魏章,而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
译文:秦惠王去世,太子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继位后驱逐了张仪、魏章,然后任命樗樗里疾和甘茂分别担任左右丞相。
秦使甘茂攻韩,拔宜阳。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
译文:秦国派甘茂率军攻打韩国,攻取了宜阳。又派樗里子率领百辆战车进入周都洛阳。周天子派士兵迎接樗里疾,周天子对待樗里疾的态度非常恭敬。
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
译文:楚王得知后很生气,因此责备周天子,认为周天子太过于重视秦国。
游腾为周说楚王曰:“知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何则?无备故也。
译文:游腾替周天子游说楚王道:“当年智伯攻打仇犹之前,先送给仇犹豪华的马车,然后趁机派兵跟随在这些马车后面,仇犹也因此灭亡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没有防备的缘故。
齐桓公伐蔡,号曰诛楚,其实袭蔡。
译文:齐桓公讨伐蔡国之时,名义上是要除掉楚国,其实是为了袭击蔡国。
今秦,虎狼之国,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
译文:现在的秦国,是如虎狼一样贪婪的国家,秦王派樗里疾率领战车百辆进入周都洛阳;
周以仇犹、蔡观焉,故使长戟居前,彊弩在後,名曰卫疾,而实囚之。
译文:周天子以仇犹和蔡国作为前车之鉴,所以将手持长戟的士卒布置在前面,手持强弩的士卒布置在后面,名义上是护卫樗里疾,但实际上是将其看管起来。
且夫周岂能无忧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国以忧大王。”楚王乃悦。
译文:况且周天子怎么会不担心自己宗室的社稷呢?只怕有一天周王室灭亡了会让大王难过。”楚王听完后又高兴起来。
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
译文:秦武王去世后,秦昭王即位,樗里疾的地位更加尊贵显要。
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蒲守恐,请胡衍。
译文:秦昭王元年(前306年),樗里疾准备率军攻打卫国的蒲城。蒲地的守将因此感到恐惧,便请胡衍来劝说樗里疾。
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
译文:胡衍替蒲城的守将对樗里子说:“君侯率军攻打蒲城,是为了秦国呢?还是为了魏国呢?为了魏国当然好了,为了秦国就得不到什么好处了。
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於魏,卫必折而从之。
译文:卫国之所以还是卫国,就是因为有蒲城的存在。现在君侯要率军攻破蒲城,使其被划入魏国的版图,卫国一定会臣服并归附于魏国。
魏亡西河之外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卫於魏,魏必彊。
译文:魏国丢失西河以外的土地而没有办法夺回来的原因,就在于魏国的军事实力太弱。现在把卫国并入魏国,魏国一定会变得强大。
魏彊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
译文:魏国强大起来,秦国所占领的西河以外的土地一定就危险了。况且秦王一定会观察君侯的下一步行动,如果对秦国有害而对魏国有利,秦王一定会怪罪于君侯的。”
樗里子曰:“柰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德卫君。”樗里子曰:“善。”
译文:樗里子说:“那我该怎么办呢?”胡衍说:“君侯可以放过蒲城不要进攻,我试着替君侯进入蒲城,对蒲城守说说这件事,让卫君记住君侯的恩德。”樗里子说:“很好。”
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矣,其言曰必拔蒲。
译文:胡衍进入蒲城,对蒲城的守将说:“樗里疾已经知道蒲城的弱点了,他说一定要攻下蒲城。
衍能令释蒲勿攻。”蒲守恐,因再拜曰:“原以请。”
译文:我能够说服他,让他放过蒲城不来进攻。”蒲城的守将感到害怕,因此两次下拜说:“希望就这件事向先生请教。”
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於卫君,使子为南面。”
译文:顺势拿出黄金三百斤,说:“秦军如果真如先生所言撤退了,我一定会向卫君汇报先生的功劳,封先生为一方之主。”
故胡衍受金於蒲以自贵於卫。於是遂解蒲而去。还击皮氏,皮氏未降,又去。
译文:所以胡衍在蒲城接受了黄金之后,成就了自己,使自己在卫国成为地位显贵之人。于是樗里疾解除了对蒲城的包围撤军离开。樗里疾在回师途中率军攻打魏国的皮氏,皮氏还攻下,樗里疾便又撤军离去。
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
译文:秦昭王七年(前300年),樗里疾去世,樗里疾被安葬在渭水南岸章台的东边。
曰:“後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子疾室在於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
译文:樗里疾曾说:“百年以后,这里应该会有天子的宫殿环绕着我的坟墓。”樗里子的住宅在秦昭王庙西边渭南阴乡的樗里,所以世俗称其为樗里子。
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秦人谚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译文:到汉朝创建以后,长乐宫便建在樗里疾坟墓的东边,未央宫便建在樗里疾坟墓的西边,汉朝廷的武库正对着樗里疾的坟墓。秦人有句俗话说:“力气大要数任鄙,智谋多要数樗里。”
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
译文:甘茂,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县)人,曾随下蔡的史举先生学习诸子百家的学术。
因张仪、樗里子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
译文:甘茂通过张仪、樗里子的引荐得以见到秦惠王。秦惠王见到甘茂后非常欣赏,便任命甘茂为将,辅佐魏章攻略平定了汉中地区。
惠王卒,武王立。张仪、魏章去,东之魏。蜀侯煇、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
译文:秦惠王去世后,秦武王即位,因为秦武王不喜欢张仪、魏章的原因,两人离开秦国,向东前往魏国。蜀侯公子辉及蜀相陈壮反叛,秦王派甘茂率军平定了蜀国内乱。
还,而以甘茂为左丞相,以樗里子为右丞相。
译文:甘茂平定蜀乱回国后,秦王任命甘茂为左丞相,任命樗里子为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译文:秦武王三年(前308年),武王对甘茂说:“寡人想乘坐垂着幔帐的车子经过三川郡,亲自看看周王室,这样寡人就算死也无憾了。”
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
译文:甘茂说:“请大王授权臣出使魏国,臣会说服魏王约定讨伐韩国一事,同时希望大王派向寿做臣的副使。”
甘茂至,谓向寿曰:“子归,言之於王曰‘魏听臣矣,然原王勿伐’。事成,尽以为子功。”
译文:甘茂到魏国后,对向寿说:“先生先回去,跟大王说‘魏王已经被我说服了,但是希望大王暂时不要出兵攻伐’。事成之后,全算作先生的功劳。”
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於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
译文:向寿回国,把这些情况告知了秦武王。武王在息壤迎接甘茂。甘茂回国后,武王询问其中缘故。
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
译文:甘茂回答说:“宜阳,是韩国的大县,上党、南阳两城韩国已经派兵在此守备很长时间了,守备很完备。这里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于一个郡。
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译文:现在大王冒着数倍的风险,远涉千里去攻打这里,实在是太困难了。
昔曾参之处费,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人,人告其母曰‘曾参*人’,其母织自若也。
译文:从前曾参居住在费地,鲁国有个与他同名的人*了人,有人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人了’,他的母亲还像往常那样织布。
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人’,其母尚织自若也。
译文:不一会儿,又一个人告诉她‘曾参*人了’,他的母亲仍然神态自若。
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人’,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
译文:一会儿又一个人告诉她‘曾参*人了’,他的母亲扔下机杼,跳墙逃走了。
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
译文:按照曾参的贤德和他母亲对儿子的信任来说,有三个人怀疑,他的母亲就会感到恐惧。
今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曾参之母信著参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
译文:现在臣的贤德不如曾参,大王对臣的信任也不如曾参的母亲信任曾参那样,公卿大臣怀疑臣的又不只三人,我怕大王也像曾母那样扔下机杼。
始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开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张子而以贤先王。
译文:当初张仪劝说先王向西兼并巴蜀地区,向北开拓西河外围的地区,向南攻取上庸,天下人不因此夸奖张仪,反而夸赞先王的贤德。
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返而论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qiè)。
译文:魏文侯派乐羊为将率军攻伐中山国,三年后攻破中山国。乐羊回国后,应该评定功劳大小时,魏文侯却拿给乐羊看一箩筐诽谤他的奏疏。
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
译文:乐羊数次跪拜叩头说:‘这不是臣的功劳,是仰仗君上的神力。’现在臣只是个寄居在秦的客卿。
樗里子、公孙奭二人者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
译文:樗里子、公孙奭二人拿着攻打韩国的事情议论臣下,大王一定会听信他们的话,这样大王就是在欺骗魏王而臣则会受到韩相公仲侈的怨恨。”
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阳。
译文:秦武王说:“寡人是不会轻易听信他们的谗言,就让寡人与先生立约为誓。”最终秦武王任命丞相甘茂率兵攻打宜阳。
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武王召甘茂,欲罢兵。
译文:五个月之后尚未攻下,樗里子与公孙奭果然在秦武王面前议论这件事。武王召甘茂回国,打算停止进攻。
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
译文:甘茂说:“息壤之盟还在那里。”武王说:“是有这么一回事。”因此武王大规模征调军队前往支援甘茂,命甘茂继续进攻。
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襄王使公仲侈入谢,与秦平。
译文:最终甘茂所率秦军斩敌首六万,终攻下宜阳。韩襄王派公仲侈前来向秦王谢罪,与秦国达成和议。
武王竟至周,而卒於周。其弟立,为昭王。王母宣太后,楚女也。
译文:秦武王最终如愿亲自来到周王京,并死在了周王京。武王死后其弟即位为秦王,即秦昭王。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是楚国宗室女。
楚怀王怨前秦败楚於丹阳而韩不救,乃以兵围韩雍氏。韩使公仲侈告急於秦。
译文:楚怀王记恨先前秦国在丹阳击败楚国而韩国不出兵救援,于是发兵围攻韩国的雍氏。韩国派公仲侈向秦国求救。
秦昭王新立,太后楚人,不肯救。
译文:秦昭王刚即位,太后又是楚国人,所以秦国不愿意出兵救援韩国。
公仲因甘茂,茂为韩言於秦昭王曰:“公仲方有得秦救,故敢扞楚也。
译文:公仲侈通过甘茂向秦王求情,甘茂替韩国向秦昭王进言说:“公仲侈刚刚得到秦国的援助,所以才敢与楚国抗衡。
今雍氏围,秦师不下殽,公仲且仰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国南合於楚。
译文:现在雍氏被围,秦军如果不出殽山,公仲氏便不会再来朝见大王,公叔氏也会把韩国南部并入楚国。
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然则伐秦之形成矣。不识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
译文:到时候楚国、韩国合为一家,魏国不敢不服从,这样几国联合攻伐秦国的形势就形成了。难道大王不知道坐等被人攻打和主动攻打别人哪个更有利吗?”
秦王曰:“善。”乃下师於殽以救韩。楚兵去。
译文:秦昭王说:“你说的对。”于是下令兵出殽山救援韩国。楚国军队因此也就撤军了。
秦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皮氏。
译文:秦国派向寿率军平定宜阳,派樗里子、甘茂联合率军攻打魏国的皮氏。
向寿者,宣太后外族也,而与昭王少相长,故任用。向寿如楚,楚闻秦之贵向寿,而厚事向寿。
译文:向寿,是宣太后的娘家亲戚,而且小时候就与秦昭王关系密切,所以得到任用。向寿到了楚国,楚人听说向寿在秦国的地位尊贵,因而盛情款待向寿。
向寿为秦守宜阳,将以伐韩。
译文:向寿为秦国镇守宜阳,准备攻打韩国。
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公破韩,辱公仲,公仲收国复事秦,自以为必可以封。
译文:韩相公仲侈指使苏代对向寿说:“禽兽被困在笼中会拼命挣扎而把马车撞翻。大人攻破了韩国,侮辱了公仲侈,公仲侈收拾完残局再臣服于秦王,自认为一定可以因此受到封赏。
今公与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阳。秦楚合,复攻韩,韩必亡。
译文:现在将军把公仲侈所占有的解口地区交给了楚国,把秦国的杜阳封给一个小小的令尹。秦国与楚国联合,再一起联合出兵攻打韩国,那韩国是一定会灭亡的。
韩亡,公仲且躬率其私徒以阏於秦。原公孰虑之也。”
译文:韩国灭亡了,公仲侈必定将亲自率领他的部众来抗击秦军。希望将军认真考虑一下我提出的这个问题。
向寿曰:“吾合秦楚非以当韩也,子为寿谒之公仲,曰秦韩之交可合也。”
译文:”向寿说:“我联合秦国与楚国并不是为了对付韩国,先生替我去见见公仲侈,说秦国与韩国是可以和睦交往的。”
苏代对曰:“原有谒於公。人曰贵其所以贵者贵。王之爱习公也,不如公孙奭;其智能公也,不如甘茂。
译文:苏代回答说:“我愿意替公仲氏告诉将军这些话。人们说的重视自己,之所以受重视的缘由才会真正受到重视。秦王对将军的宠信和信任,比不上公孙奭;在秦王的心目中,将军的智慧和才能比不上甘茂。
今二人者皆不得亲於秦事,而公独与王主断於国者何?彼有以失之也。
译文:现在这两人都不能亲自参与谋划秦国的大政方针,可是将军却能单独与秦王主持和决断国家大事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完全取得秦王的信任。
公孙奭党於韩,而甘茂党於魏,故王不信也。
译文:公孙奭在秦国对外政策中偏袒韩国,而甘茂在秦国对外政策上偏袒魏国,所以秦王不完全信任他们。
今秦楚争彊而公党於楚,是与公孙奭、甘茂同道也,公何以异之?
译文:现在秦国和楚国争强,而将军却偏袒楚国,这跟公孙奭和甘茂走的是同一种路子,将军跟这两人还有什么区别吗?
人皆言楚之善变也,而公必亡之,是自为责也。
译文:人们都说楚国是个政策多变无常的国家,而将军却说楚国必定不致如此,这是给自己招来罪责。
公不如与王谋其变也,善韩以备楚,如此则无患矣。
译文:将军不如跟秦王分析楚国变卦后的对策,通过亲善韩国来防备楚国,像这样做将军就没有后患了。
韩氏必先以国从公孙奭而後委国於甘茂。韩,公之雠也。
译文:韩王一定先把国家大事交给公孙奭,然后再委托给甘茂。韩国,是将军的仇敌。
今公言善韩以备楚,是外举不僻雠也。”向寿曰:“然,吾甚欲韩合。”
译文:现在将军说亲善韩国来防备楚国,这是举用外人而不避仇敌。”向寿说:“是这样的,我很想与韩国亲善。”
对曰:“甘茂许公仲以武遂,反宜阳之民,今公徒收之,甚难。”
译文:苏代回答说:“甘茂答应公仲侈将武遂归还给韩国,返还宜阳的民众。现在将军无故占领这里,太难了。”
向寿曰:“然则奈何?武遂终不可得也?”
译文:向寿说:“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办呢?武遂终究不能得到了吗?”
对曰:“公奚不以秦为韩求颍川於楚?此韩之寄地也。
译文:苏代回答说:“将军为什么不凭借秦国的威重,帮韩国向楚国索取颍川呢?颍川是韩国的飞地。
公求而得之,是令行於楚而以其地德韩也。公求而不得,是韩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
译文:将军索取并得到颍川,说明将军的命令能够在楚国通行,并且也因此施恩给韩国。如果将军索取而没有得到,就不能让韩国和楚国的怨恨消除,韩国和楚国就会争相倒向秦国。
秦楚争彊,而公徐过楚以收韩,此利於秦。”向寿曰:“柰何?”
译文:秦国和楚国争强,而将军稍加责备楚国来笼络韩国,这样做是有利于秦国。”向寿说:“怎么办呢?”
对曰:“此善事也。甘茂欲以魏取齐,公孙奭欲以韩取齐。
译文:苏代回答说:“这是好事。甘茂想依靠魏国攻取齐国,公孙奭想依靠韩国攻取齐国。
今公取宜阳以为功,收楚韩以安之,而诛齐魏之罪,是以公孙奭、甘茂无事也。”
译文:现在将军凭借夺取宜阳立下功劳,又笼络了楚国和韩国并加以安抚,同时诛讨齐国和魏国的罪过,因此公孙奭和甘茂就无法插足秦国的内政了。”
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复归之韩。
译文:甘茂最终向秦昭王进言,将武遂再次归还给韩国。
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向寿、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
译文:向寿和公孙奭反对这件事,但是不能改变秦王的决定。向寿和公孙奭从此心生怨恨,进谗言诋毁甘茂。
茂惧,辍(chuò)伐魏蒲阪,亡去。樗里子与魏讲,罢兵。
译文:甘茂感到害怕,停止进攻魏国的蒲坂,然后逃亡。樗里子也与魏国讲和,率军撤退。
甘茂之亡秦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於秦。
译文:甘茂逃离秦国后投奔了齐国,在齐国遇到了苏代。苏代为齐国出使秦国。
甘茂曰:“臣得罪於秦,惧而遯逃,无所容迹。
译文:甘茂说:“我得罪秦国了,因为怕自己受到牵连而逃亡,没有地方容身。
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馀,子可分我馀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
译文:我听说穷人的女儿跟富人的女儿一同纺线,穷人的女儿会说:‘我没钱买蜡烛,而你的烛光幸好有盈余,你可以分给我一些多余的光亮,在不损失你照明的情况下让我得到这样一丝便利。’
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原君以馀光振之。”
译文:现在我走投无路,而先生正好要出使秦国并要掌权了。我的妻子儿女还在秦国,希望先生能用多余的光亮接济一下他们。”
苏代许诺。遂致使於秦。已,因说秦王曰:“甘茂,非常士也。其居於秦,累世重矣。
译文:苏代答应了甘茂的请求。于是甘茂到秦国完成了使命。最后,甘茂趁机游说秦王说:“甘茂,不是一般的士人。他定居在秦国,已经受到几代秦王的重用了。
自殽塞及至鬼谷,其地形险易皆明知之。彼以齐约韩魏反以图秦,非秦之利也。”
译文:秦国从殽山关塞直至鬼谷,其间地形是险阻还是平坦,甘茂都很清楚。现在甘茂通过齐国,使韩国和魏国交好,反过来图谋秦国,这对秦国不是好事。”
秦王曰:“然则柰何?”苏代曰:“王不若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使彼来则置之鬼谷,终身勿出。”秦王曰:“善。”
译文:秦王说:“既然这样,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苏代说:“大王不如用更加贵重的礼物、更加丰厚的俸禄来迎回甘茂,甘茂回来就将其安置在鬼谷,一辈子都不要让他出来。”秦王说:“很好。”
即赐之上卿,以相印迎之於齐。甘茂不往。
译文:于是就赐予甘茂上卿之位,派使者拿着相印到齐国迎接甘茂。甘茂不愿意前往。
苏代谓齐湣王曰:“夫甘茂,贤人也。今秦赐之上卿,以相印迎之。
译文:苏代对齐愍王说:“甘茂,是个贤能的人。现在秦王赐给他上卿之位,派人拿着相印来迎接他。
甘茂德王之赐,好为王臣,故辞而不往。今王何以礼之?”齐王曰:“善。”
译文:甘茂感激大王的恩赐,愿意做大王的臣子,所以推辞不去秦国。现在大王该如何礼遇甘茂呢?”齐王说:“寡人知道了。”
即位之上卿而处之。秦因复甘茂之家以市於齐。
译文:于是齐愍王便任命甘茂为上卿,以此来挽留甘茂。秦国因此免除了甘茂家的赋税和徭役,来同齐国争相收买甘茂。
齐使甘茂於楚,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驩。
译文:齐国派甘茂出使楚国,此时楚怀王刚与秦国联姻,正感到高兴。
而秦闻甘茂在楚,使人谓楚王曰:“原送甘茂於秦。”
译文:而秦国听说甘茂在楚国,就派人对楚王说:“希望楚国把甘茂送回秦国。”
楚王问於范蜎曰:“寡人欲置相於秦,孰可?”对曰:“臣不足以识之。”
译文:楚王向范蜎询问:“寡人想在秦国安置一个丞相,谁可以胜任?”范蜎回答说:“臣才识浅薄,无法识别谁可以胜任。”
楚王曰:“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对曰:“不可。
译文:楚王说:“寡人计划举荐甘茂前往秦国做丞相,可以吗?”范蜎回答说:“不可以。
夫史举,下蔡之监门也,大不为事君,小不为家室,以苟贱不廉闻於世,甘茂事之顺焉。
译文:史举,是下蔡的一个看门的小吏,在大的方面不能事奉君王,在小的方面来不能照顾家庭,凭借苟且、卑贱和不廉洁闻名于世,甘茂却事奉史举,伺候得非常恭顺。
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张仪之辩,而甘茂事之,取十官而无罪。
译文:以秦惠王的贤明,秦武王的明察,张仪的雄辩,而甘茂事奉这些精明的人,前前后后谋取十个官职却没有犯一点过错。
茂诚贤者也,然不可相於秦。夫秦之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也。
译文:由此看来甘茂确实是个无比聪明的人,然而不能让他到秦国任丞相。秦国有了精明贤能的丞相,对楚国不是好事。
且王前尝用召滑於越,而内行章义之难,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
译文:况且大王此前曾经让召滑在越国为官,然后召滑暗地里鼓动章义发难,越国发生动乱,所以楚国向南能够将厉门作为要塞,把江东设为郡县。
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国乱而楚治也。今王知用诸越而忘用诸秦,臣以王为钜过矣。
译文:臣认为大王的功绩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就是因为越国发生动乱,而楚国安定。现在大王知道把这个计谋用在越国,却忘记用在秦国,臣认为大王犯了严重的错误。
然则王若欲置相於秦,则莫若向寿者可。
译文:既然这样,大王如果想在秦国安置一个丞相,就没有比向寿更合适的了。
夫向寿之於秦王,亲也,少与之同衣,长与之同车,以听事。
译文:向寿对于秦王来说,是亲戚,是小时候与他同穿一件衣服的发小,是长大后与他同乘一辆马车好友,让他执掌秦国大政。
王必相向寿於秦,则楚国之利也。”於是使使请秦相向寿於秦。
译文:大王一定要安排向寿在秦国任丞相,这样才会对楚国有利。”于是楚王派使者请求秦王让向寿在秦国做丞相。
秦卒相向寿。而甘茂竟不得复入秦,卒於魏。
译文:秦王最终任命向寿做了相国。而甘茂最终也没有重返秦国,甘茂最后在魏国去世。
甘茂有孙曰甘罗。
译文:甘茂有个孙子名叫甘罗。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後,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译文:甘罗,甘茂之孙。甘茂去世时,甘罗十二岁,在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门下效力。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於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於秦。
译文: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三年后,燕王喜派太子丹到秦国当人质。
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
译文:秦国安排张唐到燕国担任相国,秦国计划与燕国一起联合出兵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地区的领土。
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译文:张唐对文信侯说:“我曾率军为秦昭王攻打赵国,赵国与我有仇怨,说:‘抓获张唐的人赏赐百里的土地。’
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彊也。
译文:现在我去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前往燕国。”文信侯听完后很不高兴,但是也没办法强求。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
译文:甘罗说:“君侯为什么这样不高兴呢?”
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译文:文信侯说:“我派刚成君到燕国为官三年,燕太子丹也已来到秦国为质子,我亲自要求张唐前往燕国担任相国,可是他却不肯去。”
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译文:甘罗说:“臣可以说服张唐前往燕国。”文信侯斥责甘罗说:“走开!我亲自安排他去,他都都不肯,你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办法让他同意前往燕国呢?”
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译文:甘罗说:“项橐七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现在我已经十二岁了,君侯可以借这一次机会考验我一下,为什么急着斥责我呢?”
於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
译文:于是甘罗便前去见张唐说:“先生觉得自己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更大呢?”
卿曰:“武安君南挫彊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译文:张唐说:“武安君率军向南击败了强大的楚国,向北威镇燕、赵两国,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攻破的城邑,不知道有多少,我的功劳怎么比得上武安君呢。”
甘罗曰:“应侯之用於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
译文:甘罗说:“应侯范睢在秦国当政的时候,跟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更大呢?”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权力大。”
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
译文:甘罗说:“先生真的知道应侯不如文信侯权力大吗?”张唐说:“知道啊。”
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於杜邮。
译文:甘罗说:“应侯计划攻打赵国,武安君却跟他作对,武安君被贬离开咸阳七里后立刻就死在了杜邮。
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译文:现在文信侯亲自请先生到燕国担任相国,而先生却不肯前往,我不知道先生会死在什么地方了。”张唐说:“那就让我依着你这小孩子的建议去燕国吧。”说完便命人准备行装出发。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译文:张唐走了几天之后,甘罗就对文信侯说:“请借给臣五辆马车,让臣为张唐先通报赵国。”
文信侯乃入言之於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
译文:文信侯就进宫把这件事报告给秦始皇说:“前朝重臣甘茂,他的孙子甘罗,年纪很小,然而他是名家子孙,诸侯都知道他。
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原先报赵,请许遣之。”
译文:而今张唐想借口患病不肯去燕国,是甘罗说服了他,张唐即将出发。现在甘罗计划先去将这一情况通报给赵国,请大王批准派其前往。”
始皇召见,使甘罗於赵。赵襄王郊迎甘罗。
译文:秦始皇召见了甘罗,然后派甘罗出使赵国。赵襄王在都城郊外迎接了甘罗。
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
译文:甘罗游说赵王道:“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的事情了吗?”赵王说:“听说了。”
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
译文:甘罗说:“那大王听说张唐准备到燕国担任相国的事情了吗?”赵王说:“听说了。”
“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
译文:甘罗说:“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表示燕国不欺骗秦国。张唐到燕国担任丞相,表示秦国不欺骗燕国。
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
译文:燕国和秦国不相互欺骗的目的,是为了攻打赵国,赵国危险了。燕国和秦国不相互欺骗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想攻打赵国来扩大河间之地。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彊赵攻弱燕。”
译文:大王不如给我五座城来扩大河间之地,秦国就会让燕太子丹回国,然后与强大的赵国联合出兵攻打弱小的燕国。”
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译文:赵王立刻亲自下令割让了五座城给予秦国,以此来扩大秦国的河间之地。赵王下令割地后秦国果然遣送回燕太子丹。与此同时赵国出兵攻打燕国,夺取了上谷郡的三十座城,让秦国占有其中的十一座。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译文:甘罗回到秦国复命,秦始皇因此封甘罗为上卿,又把当初甘茂的田宅赏赐给甘罗。
太史公曰:樗里子以骨肉重,固其理,而秦人称其智,故颇采焉。
译文:太史公说:樗里子因为血缘关系的原因受到重用,固然是符合常理的,但是秦国人称赞他的智谋,所以记录了他的很多事迹。
甘茂起下蔡闾阎,显名诸侯,重彊齐楚。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後世。
译文:甘茂出身于下蔡的平民阶层,扬名于诸侯之间,受到强国齐国和楚国的推崇。甘罗年纪轻轻,然而想出一条奇谋妙计,声名称扬于后世。
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彊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译文:他们虽然不是品行端正的君子,然而也是战国时期善于出谋划策之士。在秦国强大的时候,天下更加趋于追求阴谋诡计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