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oward Markel
我们对疫病的恐惧,有时候会折射到社会与人身上;特别是当病菌与病毒从“外面”来的时候,一个社会的排外、恐慌与“他者化”会让矛盾变得极其尖锐,甚至会反噬自己。
旧金山的中国城曾经背上过“鼠疫”的重负;而沙眼的阴影,盘旋于美国伊利斯岛上方、缠绕着每个移民的命运。超级耐药的肺结核如何诞生,艾滋又如何在海地肆虐,这些事例让人反思我们应对疫病甚至是应对他人的方式。
流行病学
说完了疫病,应该说说科学了。所谓流行病学(epidemeology),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将病因抽丝剥茧、大白于天下的过程。这不仅仅是追根溯源找到病菌本身——斯诺医生离发现霍乱弧菌还有好几十年呢——而是怎样的环境、怎样的行为造就了易感的人群。理解流行病学,就是理解疫病与人。
《死亡地图》(The Ghost Map)
作者:史蒂芬·约翰逊(Steven Johnson)
这是我最喜欢的流行病故事没有之一。直到现在,我还曾经回想起在伦敦市中心寻找约翰·斯诺医生的那个被拆掉了手柄的水泵,以及它旁边的以他命名的酒吧。
这本书讲述了伦敦19世纪中期那场霍乱的来龙去脉,以及病因“水源说”和“瘴气说”的角力。最后,约翰·斯诺用一张极其聪明又极其直观的地图说服了所有人——不过这幅地图诞生的背后,是许多伙伴的共同努力,以及所有有识之士的思考、探索与拷问。
疫病和“疫苗”
人类对疫病的阶段性胜利,是疫苗(或接种)的诞生。但疫苗从来也不是凭空冒出来、解决一切问题的魔弹(Magic Bullet);它的背后,亦有漫长的科学道路,各方的利益博弈,甚至是矛盾与争议。反疫苗运动在西方抬头的今日,更需要重新审视我们手中的武器,以及我们究竟如何利用它。
《他们应当行走:美国往事之小儿麻痹症》(Polio: An American Story)
作者:戴维·M·奥辛斯基(David M. Oshinsky)
小儿麻痹症在美国曾经掀起轩然大波,这种历史上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病症,由于特殊的社会条件而变成了公共卫生事件。围绕着小儿麻痹症的疫苗研发,是两位伟大科学家的角力、拉扯甚至攻讦。但回头再看,他们之间或许没办法分出胜负——下一个三十年,胜利的将是把小儿麻痹症从世界上彻底根除的人类全体。
(P·S 这本是果壳阅读出品喔!)
Between Fear and Hope: A History of Vaccines and Human Immunity(《恐惧与希望之间》)
作者:Michael Kinch
我们生下来就会连续打上一系列的疫苗,接种一直会持续到我们成人。这一系列几乎是默认程序的背后,是几百年人们面对流行病的探索与努力,乃至社会和政治力量的博弈。你意识不到,我们现在所享受的一切,将我们从多么凶险的境地中隔离开来;而这种安全是如此脆弱,一篇错误的论文(自闭症和疫苗关联事件)就能让一代人重新陷入危险。
这是一部用一系列的小故事串起来的、关于免疫和疫苗的历史,让我们不仅仅知道“要接种”,更理解其间的道理和不易。
微观世界
如果你看完了疫病与疫病的历史之后还有什么好奇,那一定是我们人体和微生物本身吧。人的免疫系统如何运作、打败入侵者?病毒和细菌又为什么存在了那么久、且难以消灭?它们和人类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看了这几本书,或许会改变你对微生物的认知。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Why Aren't We Dead Y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