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晓彤
1953年2月,*在“长江号”舰上听取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的汇报,提出兴建三峡大坝的设想
“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也许大多数人第一次知道“倚天剑”,都是通过金庸武侠小说。殊不知,这把“倚天剑”最早出自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舆,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对这四句十分喜爱,曾对其进行过两次手书。
宋玉,战国末期楚国人,在楚怀王、楚襄王时担任过文学侍臣,是稍后于屈原的辞赋家,与屈原并称为“屈宋”。其作品主要有《九辩》《风赋》《大言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多收录于《楚辞》与《昭明文选》中。*熟读《楚辞》和《昭明文选》,对于宋玉的作品十分熟悉。如果说*对于屈原的评价是建立在人格与文才之上的;那么,其对于生平并不太翔实的宋玉的评判,则是更多地建构在其作品之上的。那么,*与宋玉作品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化用:“安得倚天抽宝剑”*在诗词创作中曾经多次化用宋玉作品中的文辞。比如上述那句“方地为舆,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
宋玉的《大言赋》,实际上是一篇“说大话”的赋。“大言”的意思就是“大话”,即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辞。其原文为:
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於阳云之台。王曰: “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
王因唏曰: “操是太阿剥一世,流血冲天,车不可以厉。”
至唐勒,曰: “壮士愤兮绝天维,北斗戾兮太山夷。”
至景差曰: “校士猛毅皋陶嘻,大笑至兮摧覆思。锯牙云,晞甚大,吐舌万里唾一世。”
至宋玉,曰: “方地为舆,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
王曰: “未也。”
玉曰: “并吞四夷,饮枯河海;跋越九州,无所容止;身大四塞,愁不可长。据地分天,迫不得仰。”
这篇赋是说,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几人出游于阳云之台。楚襄王提出,能给他说一段大话的人,赐上座。于是从楚襄王开始,每人都开始了一番夸张的描述。到宋玉的时候,他说:“我以大地为车,以苍穹为盖,手中长剑,光亮锋利,直出天外。”但楚襄王对此似乎并不满意,于是宋玉接着说:“我吞并四夷,喝干河海之水;跨越九州,没有可容身之所;身躯巨大充盈四方,忧愁空间不够广大。这样的我顶天立地,被压迫到不能仰头。”
这篇短小的赋,充满了夸张的想象与浪漫主义的色彩。其中的“方地为舆,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李白在《临江王节士歌》中写道:“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辛弃疾在《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也写道:“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这一词句对*的诗词创作也产生了影响。
1935年10月,在长征即将胜利的最后一程,*站在岷山之巅吟出《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留中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这首词下阕中的“安得倚天抽宝剑”,即化用了宋玉的这一词句。*在这里以冲天豪情,抽出倚天之剑,将昆仑山脉分成三段。愿将改造后的昆仑山脉一段给欧洲人民,一段给美国人民,一段留给中国人民,要让“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表达的是他希望改造旧世界,实现共产主义,造福全人类的理想。他用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的理想抱负生动地展现出来。后来,*又将这首词中的“一截留中国”改为了“一截还东国”,成为这首词的最终版本。1958年12月21日,*为这首词加了一段自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不合实际。”
除了化用“倚天剑”,*还在诗词中化用过宋玉的《高唐赋》与《神女赋》。
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在下阕中写道: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其中,“巫山云雨”便出自宋玉的《高唐赋》,“神女”出自宋玉的《神女赋》。《高唐赋》与《神女赋》是姊妹篇,都是文辞优美的讽劝之作。《高唐赋》主要描述了巫山、高唐之大观,叙述了楚襄王游云梦之事,主要在于劝说楚襄王与其求神女,不如用贤人辅政。《神女赋》则塑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神女形象,通过描写神女的坚贞圣洁,告诫楚襄王不可妄生荒淫之念。*在这首词中,完全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巫山云雨”和“神女”的概念,而是用浪漫的想象写下,如果巫山神女还健在,目睹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的巨大变化,也会为之赞叹的。这既是*诗词中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又是真实与梦幻的联结。
*对于《神女赋》是非常熟悉的。1958年3月3日,*乘“江峡轮”过长江三峡时,特别从船长手中接过望远镜,从几个侧面观看神女峰,并对站在他身边的田家英、吴冷西吟诵出《神女赋》中的一段内容:“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并说:其实谁也没有见过神女,但宋玉的浪漫主义描绘,竟成为后世*人墨客无限的题材。
*多次在诗词中化用宋玉辞赋,也许不仅仅是源于对其作品的熟悉,更多的可能,源自二者共有的对于浪漫主义的无限追求。
1961年,*在庐山查阅图书
引用:风“起于青蘋之末”*不仅在诗词创作中化用宋玉作品中的文辞,而且还常常引用其辞赋阐述道理。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他对于《风赋》的使用。
1958年5月23日,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闭幕会上,*讲了“辨别风向”的问题。他说:
我今天要谈的,主要可以说是以后要注意辨别风向。大风好辨别,小风就难辨别,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这种小风。宋玉写了一篇《风赋》,有阶级斗争的意义。他说,风就是一种风,对贫民一种态度,对贵族又是一种态度。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 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
这里写了一个辩证法。风有小风、中风、大风。 “起于青 之末”,他说风就是从那个浅水中小草的尖端起的。 “侵淫”,就是慢慢地,逐步逐步地。 “溪”就是河川; “谷”就是河谷。 “溪谷”就是在那两个高山中间的山谷。 “盛怒”就是生了大气了。 “土囊之口”,大概是三峡那个地方。从四川刮起一股风,通过三峡,叫“土囊之口”。有书为证,你们去翻那个《昭明文选》第四十五卷(应为第十三卷),我昨天还翻了一下。问题是这个风“起于青蘋之末”的时候最不容易辨别,我们这些人在一个时候也很难免。
同年1月,*在杭州刘庄和赵超构、周谷城、谈家桢座谈时,也提到这篇赋“对于辨别方向,认清形势,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风赋》是一篇以风为议论对象的辞赋,借楚襄王与宋玉的对话,以“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开篇,展开对“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两种不同风的描写。自然之风本没有雌雄之风,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宋玉以反讽的方式,通过描述风的差别,使大王奢侈豪华的生活和庶人贫穷悲惨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抒发了其对于社会不公的愤懑之情。
*在这里,主要从两个角度谈了他对于《风赋》的认识:
一是可以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去看待《风赋》。他认为,宋玉写了一篇《风赋》,有阶级斗争的意义,并提到“风就是一种风,对贫民一种态度,对贵族又是一种态度”,这里指的便是“庶人之雌风”与“大王之雄风”。宋玉在描述“大王之雄风”时,极尽铺陈,展现出帝王之家的奢华。他写道:“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
而对比之下,“庶人之雌风”展现出的则是贫民人家的穷苦。他写道:“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从这一番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别。*从而得出《风赋》中有阶级斗争的意义。当然,*之所以特别强调阶级斗争,也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反右倾”斗争以及他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判断有一定的关系。
二是要注意风“起于青蘋之末”,善于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提到,风“起于青蘋之末”的时候,最不容易辨别,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警惕。蘋,多年生浅水植物,又名四叶菜。风“起于青蘋之末”,指风从水草的叶尖儿上刮起。*引用这句话,意在启发党员干部,要在一个事物尚处于萌芽之时,就能认清它的本质,遇见它的发展方向。可见*从中提炼出的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的思维方法是他始终强调并实际践行的。
比如,在应对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可能出现的国内危机上,*就展现出他的预见性。在中共七大上,*对中国的战后形势进行了风险预估,指出“现在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估计到光明,也要有充分的信心估计到黑暗”。他特别考虑到各种“最坏”情况,提出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为此,他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接下来可能遇到的17条困难。今天,重新审视这17条困难,可以发现有些“最坏可能性”并没有完全出现,然而,正是由于*善于观察风“起于青蘋之末”的动向,以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提前作出了富有远见的预判分析,才使中国共产党在之后的斗争中做好了充分准备,游刃有余,化解危机,赢得了主动。
巧读:为登徒子“翻了案”提起登徒子,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好色轻薄之徒。它的由来,要追溯到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登徒子,复姓登徒,子是对男子的通称。这篇赋叙述的是宋玉反驳登徒子的一段言论。大夫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诋毁宋玉好色,言:“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宋玉闻及,便以上述引文进行反驳,以东家邻女至美而其不动心为例说明自己并不好色;又以登徒子之妻奇丑无比,登徒子却和她生了5个孩子,来说明登徒子的好色之性。这篇《登徒子好色赋》自问世以来,便使登徒子成为好色之徒的代称。
然而,*却不这样看。他为登徒子“翻了案”。
1958年1月5日,*在同周谷城等人谈话时,先是一字不差地背诵了上述引文中的这段文字,后又说:“从本质上看,应当承认登徒子是好人。娶了这样丑的女人,还能和她相亲相爱,和睦共处。照我的看法,登徒子是一个爱情专一、遵守婚姻法的模范丈夫,怎么说他是个‘好色之徒’呢?”*从当代对待婚姻的态度去评判登徒子,认为他没有嫌弃妻子的丑陋,反而从一而终,是模范丈夫的代表。其为登徒子“翻案”的角度和见解不可谓不新颖。
*对于登徒子的评论没有仅仅停留于“翻案”,而是继续讨论宋玉在这篇赋中展现出的批驳方式。他认为:“宋玉攻击登徒子的这段话,完全属于颠倒是非的诡辩,是采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尽量夸大’的手法。”6天后,在南宁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让人将《登徒子好色赋》印发与会代表,并在发言中再次谈到这篇赋的内容。*从“一个指头”与“十个指头”的关系对此进行阐述。他说:我并不反对对某些搞过了头的东西加以纠正,但反对把“一个指头”的东西当作“十个指头”的东西来反。不能使用宋玉攻击登徒子的方法,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宋玉打赢了这场官司,他采用的方法,就是攻其一点,尽量扩大,不及其余的方法。从此,登徒子成了好色之徒的典型,至今不得翻身。
*为登徒子“翻案”,批驳宋玉在赋中采取的“诡辩论”,实际上是在强调看待事物要采取辩证法,要善于从全面的角度看问题,少犯片面性的错误,不要被“攻其一点,尽量夸大,不及其余”的诡辩论所迷惑。这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坚定信仰者所应拥有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从上述*提到的宋玉作品来看,多是宋玉的赋体作品,而非*体作品。作为*体到赋体的过渡者或是引领者,宋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无论是在诗词中化用宋玉文辞,还是引用其说明道理,抑或是独辟蹊径的巧读,*都展现出了对于宋玉作品的熟悉度。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学界一度出现对宋玉其人及其作品的怀疑和贬斥倾向,从这一点上来看,*的化用、引用和巧读也可以看作对宋玉作品的一种肯定。
责编:王喻
编审:郑国伟
制作:王喻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