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这篇课文出自何处,变色龙课文介绍了什么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02 08:57:58

变色龙

1.学习概括情节,把握文本内容。

2.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该形象把握“变色龙”的含义,感受其社会意义。

3.学习本文所运用的对比、夸张手法,体会文本运用此类手法达到的讽刺效果。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变色龙是什么吗?(展示变色龙图片)

变色龙是一种生活在热带森林中的爬行动物,样子十分奇特,它最大的特征是能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颜色,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不过,今天我们的任务可不是认识这种动物,而是认识一种像变色龙一样的人。大家也许会问,难道人也会变色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的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实。

作品背景:《变色龙》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在俄国民意党人刺*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在这个时代,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目标导学二: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1.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故事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故事围绕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探究狗的主人是谁展开的。

2.小说中,随着“狗的主人是谁”的猜测不断改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和裁断也左右摇摆,请你结合课文思考探究第一题,梳理本文故事情节。

不知是谁家的狗——错在狗——弄死狗,惩罚主人

将军家的狗——错在人

不是将军家的狗——错在狗——教训狗及其主人

也许是将军家的狗——错在人

不是将军的狗——错在狗——弄死狗

是将军哥哥的狗——错在人——恐吓赫留金

目标导学三:分析文章,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1.从上述情节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从上述情节中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势利警官形象。

【教学提示】

辨析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2.文中为了刻画奥楚蔑洛夫的趋炎附势及其势利形象,运用了大量人物描写方法,请你结合文本具体的语句做简要分析。

(1)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明确:运用外貌描写,句中“军大衣”是沙皇警官的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

(2)“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

明确:运用语言描写,强调狗是自己找到的,这是邀功的小人的谄媚姿态,表现了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当面说谎的特点。

(3)“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明确:运用语言、神态描写,句中“洋溢”是充分流露的意思,形象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

(4)“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明确: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他力图保持自己的威风,但对于自己不光彩的表演,却又不无难堪的感受,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沙皇走狗夹着尾巴狼狈而逃的形象。

【教学提示】

文中运用人物描写的地方很多,这里仅作抛砖引玉之用,教师宜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多角度把握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

目标导学四:把握细节描写

1.细节描写也是本文突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警官奥楚蔑洛夫脱穿大衣的细节描写,想想这些细节表现了什么。

明确:(1)当人群里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警官奥楚蔑洛夫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一个脱大衣的动作,一句“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掩盖对初判的惴惴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为他若无其事的否定原判作掩护。

(2)当人群里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警官又吃了一惊,赶紧叫巡警给他穿上大衣。由“脱”到“穿”,反映了奥楚蔑洛夫的恐惧心理,穿大衣只是一种掩饰窘态的动作……

(3)文末写奥楚蔑洛夫处理完狗咬人事件后,恐吓了赫留金,裹紧大衣走了。这里第四次写大衣,与开头相呼应。文章通过一脱一穿,一热一冷的细节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复杂心理活动,也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态。

2.文章几次写到赫留金的手指头?想想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明确:(1)赫留金“举起右手,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血淋淋的手指头”表明赫留金作为一个受害者的身份。把“手指头”比作“一面胜利的旗帜”,因为赫留金把它作为要求主持公道,甚至要求赔偿的证据。(2)奥楚蔑洛夫听人群里有人说是将军家的狗时,就对赫留金的手指头做了新的结论。“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想得到一笔“赔偿费”,这判断使赫留金由受害人转眼成了敲诈者。(3)在人群里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时,奥楚蔑洛夫训斥赫留金“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这时赫留金的手指头成了“蠢”“不好”的冒犯名种狗的罪证。(4)奥楚蔑洛夫当着普洛诃尔的面赞美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这时赫留金的手指头成了活该被咬的对象,由于将军的权势,不但狗成了可爱的,连咬人都成了美德。

小结:总之,手指头的细节描写写出了赫留金的命运和遭遇,它从反面衬托出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卑劣品质,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目标导学五:分析讽刺艺术,把握文章主旨

1.作为一篇讽刺小说,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讽刺艺术?

明确:夸张。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张,本文也是如此。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的主人的身份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多次变化。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比。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2.自然界中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明确: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在众人面前拿腔作调、作威作福。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的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透过这条变色龙,我们看到了俄国社会中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腐败风气,看到了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也看到了作者对这类社会现象的深恶痛绝和辛辣的讽刺。

3.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从围观的群众和当时的环境,可以看出俄国社会的哪些弊病?

示例:甲生: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

乙生: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统治者奴才的嘴脸;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是将军的哥哥,结果就不一定这样了。

丙生:笑这个社会里,一人得势,鸡犬升天;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

对围观群众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昧,也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病态。社会环境的冷清、萧条,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写照,交代了“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本文通过叙述警官奥楚蔑洛夫在街头处理狗咬人事件的经过,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变色龙”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沙皇俄国的黑暗社会现实,无情地鞭挞了沙皇走狗的丑恶灵魂,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和愚昧。

三、板书设计

变色龙

细节描写脱穿大衣 赫留金的手指头

讽刺艺术夸张 对比

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

沙皇俄国:社会黑暗,沙皇走狗灵魂丑恶

小市民麻木、庸俗、愚昧

变色龙这篇课文出自何处,变色龙课文介绍了什么(9)

同步练习:

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盛( )满 筛( )子 魁( )梧

畜( )生 恐吓( ) 中( )看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解释词语。

(1)无精打cǎi( ):

(2)yì( )想天开:

(3) 无yuán ( )无故:

(4)jìng( )自:

3、填空

(1)《变色龙》的作者是__ _,他是___ 世纪_____国的短篇小说家。

(2)文章以“变色龙”为题,用意是以变色龙_____的特点比喻主人公_______的 性格特征。

(3)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件,不依据法令,也不依据客观事实,他唯一的依据是 奥楚蔑洛夫虽然多变善变,但是他 这一宗旨却是始终不变的。

4、下面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赫留金恐吓说。

我来收拾残局!

B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他话也没说,就拿铁锹径自出了家门。

C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她穿了一件红颜色的衣服,十分鲜艳。

D “长官,他本来是开玩笑,把烟卷戳到倒狗的脸上去;狗呢——颗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荒唐的家伙,长官!”

在这里可以听倒最荒唐的新闻。

5、奥楚蔑洛夫五次变化是围绕什么变的?这样多变说明了什么?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那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矫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1 上文是《变色龙》选段,前一段奥楚蔑洛夫脱大衣是因为( )

A 天气一下子变得热起来。

B 天气并未变热,是他听到“将军家的狗”而紧张得浑身发热。

C 他借脱大衣企图转移人们的视线,掩盖自己内心虚弱、媚上欺下的丑态。

D 大衣是他身份的标志,叫巡警脱大衣,是要显示自己的威严和神气。

2 前一段奥楚蔑洛夫讲的话里有四个省略号,它们的作用是( )

A 奥楚蔑洛夫说话十分罗嗦,此处省略了许多话。

B 表示讲话断断续续,不连贯,此时他正盘算着鬼主意。

C 表示转折,话题转换。

D 表示话常停下来,他吓坏了,说不下去了。

3 后一段奥楚蔑洛夫穿大衣是因为( )

A 起风了,他感到确实冷。

B 处理这一事件,他太紧张了。

C 他想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

D 这是奥楚蔑洛夫的又一次掩饰,遮掩他内心的胆怯,为再次“变”作准备。

4 后一段中有两个“你”,这两个“你”指的是( )

A 指的是同一个人,叶尔德林。

B指的是同一个人,赫留金。

C 前一个“你”指叶尔德林,后一个“你”指赫留金。

D前一个“你”指叶尔德林,后一个“你”是泛指,指一般的平民百姓。

5这两段话表现了奥楚蔑洛夫( )

A 时而和蔼,时而粗暴 B 对狗很关心爱护

C 对赫留金不满 D 媚上欺下的丑态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