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好的事实论据,读书的事实论据有哪些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05 08:46:20

读书好的事实论据,读书的事实论据有哪些(9)

韩愈:“读书四患”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孟县人。他与柳宗元等人倡导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在读书方面,韩愈有诸多见解,值得借鉴。韩愈在他的《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中,提出了“读书四患”。他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认为,读书学习,担心的是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够透;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付之于实践,不付之于行动。我们在读书学习中,也要克服古人早已看到的“四患”,做到多读多思,终身为学,知行合一。

读书好的事实论据,读书的事实论据有哪些(10)

司马光:“读书在得道利民”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司马正公文集》等。他在阅读方面,强调读书首先在于明道,反对追求利禄。同时,他还提出了许多读书的方法。现与书友们分享其中三点论述。一是主张“读书在得道利民”。司马光在《与薛子立秀才书》中谈道:“士之读书岂专为利禄而已哉?求得位而行其道以利斯民也。国家所以求士者,岂徒用印绶粟帛富宠其人哉?亦欲得其道以利民也。”司马光认为,读书要超越自我、超越利禄,不仅要明大道、求大道,还要有为民情怀,为民而读。二是主张“读书在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司马光在《进〈孝经〉指解札子》中写道:“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在此,司马光强调读书要注重提高修为、涵养情操,还要利于社会、利于国家、利于天下。三是主张“书不可不成诵”。《三朝名臣言行录》记载了司马光的一段话:“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诵者,朗诵或背诵或吟诵。司马光提倡,书要反复诵读,反复琢磨,或在马背上,或在未寝时,多思则多得。

读书好的事实论据,读书的事实论据有哪些(11)

读书好的事实论据,读书的事实论据有哪些(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