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36回30字感想,儒林外史26-30回感悟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05 14:19:47

年少不解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小时候读课文,以为是作家们杜撰的故事,人到了中年,发现很多故事,就是自己的模板。

范进,《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咬紧牙关读书,参加科考很多回。

好不容易中举了,却又高兴地疯过去了。要不是岳父胡屠夫及时给他一巴掌,估计都醒不来。

最后,范进还中了进士,钦点山东学道。

当我们嘲讽范进太迂腐的时候,还要看看他是如何醒来的——从生活的最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才笑。可是你要笑出来,就得承受所有的委屈,接住一切的痛苦。

儒林外史第36回30字感想,儒林外史26-30回感悟(1)

01

扛住了读书的难,才知道读书是最大的捷径。

范进,具体读了什么书,不得而知,但是《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句概述:“自二十岁应考,一直考到五十四岁。考过二十余次,总是名落孙山。”

作为普通人,能读书到二十岁,就已经很不错了,之后就得出去打工了,好好赚钱了。

可是范进不同,他坚持读书到了五十多岁。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应该是范进的读书精神。看起来迂腐,但是执着的力量,是可以感受到的。

当范进中举之后,胡屠夫还认为他是天上的星宿——文曲星。

世人都羡慕文曲星,却不知道,寒窗苦读几十年,才有可能成功。

颜真卿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经历过读书的苦,又扛住了“科举失败”的苦,读书的压力和好处,都显露出来了。

越是难做成功的事情,越值得我们去做。

不要怨恨读书的通道太窄了,正因为我们能够过得去“窄门”,才会有豁然开朗的喜悦。

若是你离开学校多年,回头看同年的同学,就会知道,读书和不读书的人,区别很大,工作机会,赚钱多少,家庭的格局,都不在一个层次。

所有的一飞冲天,都需要长期的蛰伏,没有例外的。

儒林外史第36回30字感想,儒林外史26-30回感悟(2)

02

尝过失去父母的苦,才真正独立。

虽然家庭一直很穷,但是母亲想尽办法,让范进能够多一些时间读书。最穷的时候,母亲把鸡卖了,换成了上学的路费。

范进中举之后,疯了,但是母亲并没有乱了方寸,而是对胡屠夫说:“亲家,你可得吓一吓他,却不要打伤了啊。”

描写母亲的文字,总是那么朴实,但是母亲的爱,却源源不断地滋养儿女的生命。

可惜的是,母亲没有享受到范进中举之后的好日子,很快就过世了;并且范进的父亲早已不在人世。

按照规矩,范进在家守孝三年,再去京城会考。

面对家庭的变故,范进并没有沮丧,而是和妻子守着哭泣,及时准备后事。此后,他挑起了家庭的大梁。

作家亦舒说过:“没有事业、经济与精神皆不能独立,根本不算是一个完全的人,处处倚赖他人,生活毫无意思。”

如果父母还在,不管你多大年纪,仍旧有人心疼你,牵挂你。起码心灵上,是有依靠的。

没有了父母,我们就要直面失望,当好大家长。在困顿的时候,也只能自己想办法。

唯有失去父母了,才真正一夜之间,就长大成年了。从今往后,你的人生,彻底自己做主了,生活的意义也开始浮现。

在任何时代,失去父母的痛,经历一次,就刻骨铭心。每每回想起来,感触颇多,然后笃定前行。

毕竟,父母在天国,是希望我们过得和和美美的,不要整天泪流满面。

儒林外史第36回30字感想,儒林外史26-30回感悟(3)

03

人只要穷一次,就懂得了人情世故。

范进在中举之前,是很穷困的。

具体穷到什么程度?十二月上旬,他以童生的身份去参加考试,穿着麻布,冻得畏畏缩缩;写完了试卷,去交卷,那衣服因为腐朽了,被扯下来几块。

负责考试的周学道,看着过意不去,就和他聊了几句,然后连续几次看了他的文章。

还有气势汹汹的胡屠夫,虽然说了很多伤人的话,但是骨子里,还是希望范进能够成才,并且把女儿嫁给范进之后,也周济了不少。

范进中举时,胡屠夫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前来祝贺。

中举之后,范进的生活彻底翻身了,很多乡绅都送钱、送房子给他。这是阿谀奉承,另当别论。

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人越穷,生活越会鞭打你,甚至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此刻,有人给你一点好处,接济一番,就说明你真正遇到了贵人。

不动声色地观察一番,若有是人雪中送炭、爱人不离不弃,亲戚一直鼓励你,那就拼命珍惜情感。那些趋炎附势的人,你也就一笑而过好了。

做个明白人,知道谁是朋友,谁是亲人,谁在攀高踩低,千万别搞错了。

儒林外史第36回30字感想,儒林外史26-30回感悟(4)

04

痛苦常使弱者厌世轻生,却使强者更加清醒奋发。

能让我们看清一切的,不是道理,而是痛苦;能让我们成就一切的,不是想法,而是行动。

越到痛处,越能增加智慧,提升人的层次。

所有高高在上的人,不是运气好到爆表,而是历经沧桑,仍旧笃定前行。

再读《范进中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生百味,皆在其中。

读书苦,穷困苦,独行苦,熬过去,苦也甜。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