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产生的原因,条件致病菌形成原因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12 22:29:24

人类被微小生物侵入体内,受到攻击而生病,这些微小生物包括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小虫子等。 小虫子就是大家说的寄生虫,比如引起皮肤病的螨虫、疥虫,引起肝病的血吸虫等。 细菌类的,比如结核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病毒类的,比如乙肝病毒、天花病毒、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等。 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很多人对细胞和病毒傻傻的分不清楚。其中小虫子体积一般比细菌大,细菌又比病毒体积大。 多数病毒直径在20-200纳米(nm), 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1.2-120)乘以10负17次方立方米。病毒和细菌相比,二者的大小相差约1000倍。 地球上到处都是病毒,水里每升大约含1000亿个病毒。 病毒的结构也很简单,大部分就是蛋白质外壳包裹着几个基因而已。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它身上只有10个基因,而我们人类身上有20000个基因。 细菌是有细胞的,有细胞壁,有DNA,有细胞器,可以自行生产合成需要的酶,可以代谢,可以自行分裂繁殖。 而病毒比细菌小很多了,主要结构是蛋白质外壳包裹着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 病毒进入了宿主,和宿主细胞整合后具有生命特征,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结晶体。 病毒依靠自身是不能自我复制的。病毒需要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和宿主的基因*,来自我复制,来制造遗传物质,然后释放出更多的后代病毒去感染其它的宿主细胞。所以它不感染宿主就无法生存,病毒是最自私基因,最会投机的基因。 搞笑的是,病毒基因简单,所以遗传出错率极高,这个就是病毒很容易变异的原因。病毒繁殖很快,死的也快,寿命很短。 细菌可以对人身体有害、无害,甚至有益。细菌是可以独立生存的。也可以独立复制自己。 细菌比人的细胞简单,没有细胞核,但是中心有DNA的聚集区。 细菌一般为球状、杆状、螺旋状等等。 目前发现最小的细菌只有0.2微米长,最大的纳米比亚嗜硫珠菌有0.2-0.6毫米大。 地球上病毒和细菌是怎么来的? 一切生命起源于闪电,闪电击中空气和水,特别是空气中的氮气。利用了电离后的水和氮气制造了比较复杂的氨基酸和某些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产生了某些螺旋式装大分子,这些螺旋式状大分子是最早期的能够自我复制的病毒类。 这些病毒最先是落入淡水中,然后一步步向复杂高级发展。 先是进化为细菌类,细菌再进化成各种各样的微生物。 病毒朝三个方向进化,一个进化为细菌,一个进化为植物,一个仍然停留在病毒阶段。 其中细菌再一步一步向复杂的动物进化,后进化成鱼类。 早期的比较高级的生命是生活在陆地的淡水中,早期陆地没有有机物,只有淡水里才适合早期病毒类生物的生活,而陆地是不适合的。 一开始,植物和动物没有区别的,后来,为了生存,为了适应环境,早期病毒类的微生物开始分出植物和动物来。 陆地上的淡水鱼是怎么进化到陆地上的呢? 在陆地上,有时候下大雨,河水、湖水暴涨,有些鱼类为了觅食,随着暴涨的水到处游,最后落人本是旱地的某个小荡,随着雨季过去,晴天的到来,小荡的水逐渐的耗完,很多鱼类纷纷死去。剩下的小鱼跑到小荡的中心,凭着小荡中心很少的一点水,维持着生命,它们在苦苦的等待,他们大部分以后都死去了,但是,仍然有小部分鱼幸运的终于等到了下一个雨季的到来,他们得救了,重新游回到水里。 在亿万年间,反反复复的上演这一幕,使有些鱼类特别耐受干旱少水的煎熬,有些鱼类进化到了没有水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活一段时间,比如,乌鱼,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可以生存一个星期左右,后来,乌鱼有进化到泥鳅那个程度,泥鳅可以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生活半年左右,泥鳅发展到后来,进化成黄鳝那样,黄鳝比泥鳅有更进一步,可以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生活更长时间。 黄鳝进化到最后就变成了蛇,蛇可以完全脱离水,只要在潮湿环境下就可以生存。 蛇进化到后来,就变成了龟了,龟进化到后来,把身上的龟壳脱掉,就变成了像兔子这类的动物,兔子这类动物进化成猿猴之类动物,猿猴这类动物最后进化成人类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