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手法分析,送诸子登岘山手法赏析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05 05:54:08

本文乃“中文通讯的”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手法分析,送诸子登岘山手法赏析(1)

大江

“金陵”,即今南京市;“雨花台”,在今南京市中华门外;“大江”,指长江。前四句写登临雨花台所见的江山形势。首句写长江,长江浩浩荡荡从万山丛中磅礴而出。次句写山势,千山万岭的走势都和长江一样由西奔向东方。三、四句特写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东),唯独钟山像龙一样,乘风破浪,溯江西上。这四句写出了金陵江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接下四句写金陵是王气所钟之地。前两句承上说明金陵江山争雄,形胜为天下第一,故为天子气所钟之地。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手法分析,送诸子登岘山手法赏析(2)

金陵

后两句运用典故,说秦始皇听说金陵有天子气,怕有人与他争天下,就叫人在锁山埋下金玉珠宝,开凿秦淮河,截断金陵龙脉,破坏天子气,但他这样做是徒然的。而金陵的天子气至今仍然郁郁葱葱,十分旺盛。这四句歌颂明朝建都金陵,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痤”,埋;“葱葱”,形容繁荣茂盛;“王”,通“旺”。“我怀”四句写作者登临雨花台时的心情。前两句写作者本来心情十分郁闷,乘着酒兴登上了雨花台。后两句说登上雨花台之后,远望荒烟落日,一下子消除了心中的郁闷,引发了对旷远万代以来历史的遐想。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手法分析,送诸子登岘山手法赏析(3)

秦淮河

这四句由上述写眼前的江山形胜,过渡到下文对金陵历史的回顾。“郁塞”,郁闷;“城南台”,指雨花台,因其在金陵城南,所以这样说;“坐”,遂,于是。“石头城下”四句写金陵在历史上曾经是英雄割据之地,但都不久长。前两句说金陵城下长江怒涛澎湃,那些割据一方称雄的人,以为长江天险,即使千军万马,谁敢渡江攻取金陵?后两句运用典故说明武力割据不能久长。上句用东吴孙皓的故事,三国时吴主孙皓听信“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的谣言,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就带着王室后宫等数千人到洛阳去,途遇大雪,军心动摇,被迫退回。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手法分析,送诸子登岘山手法赏析(4)

千军万马

下句用西晋大将王潘攻吴的故事,王从益州率水军东下攻吴,吴用铁锁横截江面封锁,被晋军烧断乘胜而进,孙皓出降。这四句说明历史上割据势力都不免要灭亡。“石头城”,古城名,在今南京市西石头山上。“前三国”五句,写金陵曾经历过前有三国后有六朝的纷争,不知有几度血流成河;那些纷争者都努力追求割据一方,可他们割据后所建造的宫殿楼阁,如今遍生野草,何等萧瑟荒凉。这五句承接前面四句,进一步写割据统治都不能长久。末四句表示对明朝一统天下的喜悦。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手法分析,送诸子登岘山手法赏析(5)

遍生野草

前两句写作者庆幸自己能够遭遇到朱元璋从南国起兵,平定了群雄割据,让人民从事休养生息的日子。后两句表示作者的喜悦:从今四海统一,长江再不成为隔断南北的天险了。“圣人”,古称皇帝为圣人,这里指朱元璋;“南国”,指朱元璋的家乡安徽省风阳县。全诗通过对金陵山川形势的描绘,批判了历史上的武力割据,歌颂了明朝的天下一统,表达了诗人对生当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时的喜悦。全诗先写景后怀古抒怀。作者以奔放之笔,描绘了金陵山川的雄伟壮丽,又以雄健之笔,抒发了怀古之情,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意境。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手法分析,送诸子登岘山手法赏析(6)

朱元璋的家乡安徽省风阳县

然后点明主题思想,使全诗一气呵成,表现了作者雄奇豪放的诗风。在修辞手法上,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把金陵的山川争雄的形势,描绘得活灵活现,生动传神,显示出其龙盘虎踞的特点。在抒情上运用典故恰切而不空泛,豪壮而不感伤,以古之割据反衬今之统一,有力地表现了全诗的主题思想。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