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面高出地表的原因,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08 13:38:05

悬河指的是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人们又将其称为“地上河”,而我国就有一条著名的悬河,最高的河床甚至高出地面10米,它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那么黄河是怎样变成的悬河的?它作为悬河又带给我们什么影响呢?我们又该怎样让悬河“落地”?

黄河水面高出地表的原因,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1)

作为世界第五大河、我国的第二大河流,黄河总长为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它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所以黄河中上游的地形主要是山地,然后自西向东经过青海、四川、甘肃等九个省份和自治区,最终汇入渤海。

[微风]它的含沙量有多高

据资料显示。每年平均有16亿吨沙子进入黄河下游,而每立方米的含沙量达到了35千克,所以人们用“一碗水半碗沙”来形容它,当真是一点不过分。

那么这些泥沙到底从何而来呢?黄河在自西向东流淌的时候,它的中段经过了黄土高原,所以几乎90%的泥沙都来自于黄土高坡,而巨大的泥沙量本身就是形成悬河的决定性因素。

黄河水面高出地表的原因,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2)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彼时的黄土高原一片葱郁适合居住,所以人们大都选择在这里定居。再加上铁制工具的普及,人们便开始无节制开发黄土高原,大量的树木被砍伐使得泥沙开始在黄河的下游堆积,河床被抬高、水位开始上涨。而人们也通过不断修坝加高的方式来防止洪灾的发生,这些泥沙也就在河床内不断堆积,悬河因此形成了。

公元前6年也就是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附近的河床就已经高于人们房子的屋顶,这也是距今发现的最早的悬河。

黄河水面高出地表的原因,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3)

自黄河成为悬河以来,防洪也就成了人们必须考虑的事。据相关数据显示,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00多年中,有543年黄河都发生过决口,而且决口的总次数有1590次之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避免黄河的下游再次决口,曾多次对下游的堤防进行加固加高,虽然水灾没有再发生,可是河床里的淤泥却一直都是有增无减。

如今黄河下游已经形成了一段超过800公里的悬河,据保守预测悬河内部的淤泥量已经达到了100亿立方米,而河床较地面两侧的高度已经达到了4-6米,像河南郑州河段、新乡河段已经高出地面10米甚至20米。然而最恐怖的是这些泥沙量还在以每年4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

黄河水面高出地表的原因,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