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愁供恨用了什么修辞,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修辞手法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08 15:50:05

语文(奥赛题库)

献愁供恨用了什么修辞,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修辞手法(1)

1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

A《论语》B《庄子》C《孟子》D《老子》

【答案】C

【解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孟子》,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17.《雨巷》的显著特点是作用了()

A暗示手法B象征手法C通感手法D反衬手法

【答案】B

【解析】《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抒情手法,诗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等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爱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18.有关元杂剧,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杂剧一本四折B一折中可以换韵

C唱曲者只有一人D每折用一套套曲

【答案】B

【解析】元杂剧的基结构是四折一楔子,每折用一个套曲,且限用同一宫调并一韵到底。一本戏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只能说白。

19.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到比喻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

【答案】C

【解析】C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远山比喻为美人的“玉簪螺髻”。A项中“遥岑远目”是“远目遥岑”的倒装。B项“献愁供恨”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沦于敌手的祖国河山仿佛在向词人诉说心中的亡国之恨。D项“求田问舍”运用了《三国志》中许汜“求田问舍”的典故,属于用典。

20.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

A杜甫B孟郊C柳宗元D白居易.

【答案】D

【解析】新乐府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