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翻译及文言虚词,师说翻译及原文带拼音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08 16:31:01

今天继续读《师说》。

终于读完了,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言归正传。

商榷一: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这句话相信是个中国人都知道。但我们读到这个“三”的时候,可能会有个疑问:到底“三人”是实指“三人”呢?还是指“多人”?毕竟“三”可以泛指“多”。

坊间有些全注全译教辅书译作“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就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错倒算不上,只不过并不确切。

韩愈在这里引述《论语》中孔子的话,到底是想说什么呢?在这句话之前,韩愈说,“圣人无常师。”意思是说老师无处不在。

那么,是人多里面一定有老师,还是人少里面一定有老师,更符合韩愈的意思呢?

按照上下文义,韩愈说,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到哪里都能遇到老师,即使只有三个人同行,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

如果我们把“三”换成“多”,则韩愈说,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到哪里都能遇到老师,好多人一起同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那十四亿中国人里面一定有你的老师,你还能说到哪里都能遇到老师吗?显然,你读到这里,一定会觉得文气至此为之一滞,怎么这么奇怪呢?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自己一口气顺不过来。

因此,言同行人少,而不言其多,是符合韩愈文义的。故,“三”作实指,而不是泛指。

这样,这句可译为----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就一定有我的老师。

商榷二: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先说“李氏子蟠”。

高中课本必修一P87注“李氏子蟠”为“李家的孩子叫蟠的。”

课本注释问题不大,就是不精确。

句中的“子”是指“儿子”还是指“孩子”呢?

查字典,我们通常得到这样的信息:古人称子兼男女,今则专指儿子。

那“古人”是指什么时候的古人呢?“今”又指什么时候呢?

查到一篇文章,叫《上古儿子类称谓语造词理据》,其中有一句话:“秦汉以后,‘子’的所指才慢慢固定为儿子。”

我不确定是不是先秦“子”兼指“儿女”,而秦汉之后,“子”专指“儿子”。但到了唐朝,应该已经确定了吧。

从这里可以看出,课本的编辑不确定此处的“子”到底指儿子还是女儿,又不愿意去咨询,所以译作“孩子”。如果这么不负责任,那是不是此处的“子”也可以译为“李家的娃儿”?译为“李家的宝贝”?或“李家的心肝”?

再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此句中的“之”字,是代词吗?是复指前面的“经传”吗?如果是,这句就变成了“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学习(了)它们。”

感觉有些奇怪。

如果“之”不作代词,那作什么呢?

查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P618注:之。语气词,用在句末,相当于“兮”、“也”、“矣”等,用例见于秦汉以前,也不多。

此处的“之”到底是代词还是语气词呢?《大戴礼记劝学》“吾尝跂而望之”,而《荀子劝学》为“吾尝跂而望矣。”由此可知“之”可作“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是有可能重新学习先秦的用法。

查王叔岷《古籍虚字广义》P437注:“之”犹“矣”也。例一,《史记刺客荆轲列传》“微太子言,臣愿谒之。”例二,《论语雍也》“亡之!命矣夫!”

从王叔岷的研究看,韩先生说秦汉之前,并不准确。

如果把这句改成“六艺经传皆通习矣”,就通顺很多了。

这样,这句可译为----李家的儿子李蟠,年龄十七岁,喜爱先秦两汉散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学习了。

有时候我很奇怪,为什么我们的课本不能详尽加以注释呢?是有意为之,以发挥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还是无意为之,完全就是懒政?

我们一方面在媒体上渲染现在的孩子们文字水平不行,另一方面又不想办法去帮助他们,意欲何为呢?

鄙视JYB那些尸位素餐的人。

以上。

师说翻译及文言虚词,师说翻译及原文带拼音(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