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里的实词与虚词,师说里面的实词和虚词总结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08 16:27:29

天津红叶书院

师说里的实词与虚词,师说里面的实词和虚词总结(1)

虚词在古诗文中的作用很大,它在阅读古诗文或创作诗文时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如唐韩愈的《师说》一文只有553个字,可虚词就近百个。所以,虚词在古诗文中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文言文虚词包括副词、助词、介词、连词、叹词、兼词。九十年代末,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收录了1855个虚词。

经过人们的长期实践,总结出了近二十个常用虚词有:而、以、于、为、其、则、所、且、莫、何、乎、乃、若、焉、也、因、与、者、之等。

师说里的实词与虚词,师说里面的实词和虚词总结(2)

在近二十个虚词中,又有六个用的最多,它们是:之、而、其、以、于、为。

例如,《师说》中的虚词“之”字出现了二十六次。《师说》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两个“之”字是助词,属于虚词。然而,《师说》这篇文章的最后 “作《师说》以贻之”一句中的“之”字却是代词,表示“他”的意思,可谓“虚中之实”。

虚词“之”字有几种用法:

一是做代词,“之”字是实词,如“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司马迁》)这里的“之”字是“他”的意思,做代词。

二是做指示代词,如“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庄子》)这里的“之”字是“这”的意思。

三是做助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荀子》)这里的“之”字做助词,属虚词,是“的”的意思。总之,虚词的用法是非常灵活的。

常用虚词“而”字,也是一个多变又多用的虚词。

而”字的几种用法:

一是用作连词,可以表示多种关系,如并列、转折、因果、递进等关系,如“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贾谊》)“而”字是副词,属虚词,是“又”的意思并列关系。

二是用作代词,作第二人称“你”,如“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归有光》)中的虚词“而”,在这里却做代词的第二人称,“而”字在这里又变成了“实词”。所以,“而”字的使用同样是非常灵活的。

虚词“其”字,在虚词中同样有着灵活的作用:

一是用做副词,属虚词,表示反诘、婉商(婉言商量)、期望等语气,为“大概”、“难道”、“还是”等意思。如:“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这里的“其”字是“大概”的意思。

二是做连词,属虚词,常在句首表示假设,为“如果”或“还是”。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这里的“其”字是“如果”的意思。

三是做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还可做指示代词,为“那、那个、那些”等。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苏轼》)这里的“其”字是“那些”的意思。意思是“在那些乱石间选择一二处敲打它。”

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人们对王安石在作诗时对“绿”字的改动过程非常熟悉。然而,对绿字前面的“又”字却很少注意,“又”字在这里是副词,属虚词。可就是这个虚词“又”字,托出了年复一年的春夏交替,托出了作者思乡心切的情感,虚词“又”字所起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师说里的实词与虚词,师说里面的实词和虚词总结(3)

所以,古人在写诗文时,虽然没有严格的“语法观念”,但也不是任性的“主观随意”,而是通过字义和词意在没有束缚的结合时,又在丰富的想象空间实现着自我。可以说他们把字义、词意经过理性的、巧妙地结合,融于诗文中,从而使诗意、文意达到了极致。

清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若两字同解,有用此字而声亮,用彼字而声哑者,择其亮者用之。又有两字同解,用此字而甚稳,用彼字而不安者,此故在作诗时自辨之。”最后一句的“作诗时自辨之”,反映了诗人们用词、用字灵活准确,且深解字、词的含义。虽然没有提到虚词(那个时代也不可能提到虚词),然而,虚词在“台后”的作用却不可小视。古人用字、用词绝非一概“拿来主义”。所以,掌握好虚词,就需要多读、多思考、多练、多理解,才能运用自如。

师说里的实词与虚词,师说里面的实词和虚词总结(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