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若
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________《师说》
3.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愚公移山》
4.以为莫己若者 ________《庄子秋水》
5.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________《捕蛇者说》
6.若毒之乎 ________《捕蛇者说》
7.若属皆且为所虏 ________《鸿门宴》
8.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
1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
答案:1~2如同、像、相似。3~4比得上。5~7你、你的。8~10表假设,假如,如果。
8.所
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________《诗经》
2.某所,而母立于兹 ________《项脊轩志》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4.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________《信陵君窃符救赵》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________《六国论》
6.嬴闻如姬父为人所* ________《信陵君窃符救赵》
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________《出师表》
8.所以遣将守关者 ________《鸿门宴》
9.所以游目骋怀 ________《兰亭集序》
1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________《师说》
答案:1~2名词,场所、位置。3.“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4.“所”字结构做定语。5~6“为……所”表被动。7~8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的原因。9~10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
9.为
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
1.君家妇难为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________《鸿门宴》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________《六国论》
4.古人以俭为美德 ________《训俭示康》
5.霓为衣兮风为马 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6.君既为府吏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7.十七为君妇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8.自名为鸳鸯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9.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________《逍遥游》
10.非为织作迟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11.为仲卿母所遣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1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________《伶官传序》
13.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________《屈原列传》
14.公为我献之 ________《鸿门宴》
15.阿母为汝求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答案:1.动词,做、干。2.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献。3.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被。4~5动词,当做、作为。6~7动词,身为、成为。8~9动词,叫做。10.动词,是。11~12介词,表被动。13.语气助词,呢。14~15介词,替、给。
10.焉
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1.于是余有叹焉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________《愚公移山》
3.盘盘焉,囷囷焉 ________《阿房宫赋》
4.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________《师说》
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________《赤壁赋》
6.而人之所罕至焉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7.且焉置土石 ________《愚公移山》
8.永之人争奔走焉 ________《捕蛇者说》
答案:1~2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3.语气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4~5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6.代词,相当于“之”。7.疑问代词,“哪里”“什么”“怎么”。8.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11.也
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2.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________《鸿门宴》
3.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________《阿房宫赋》
4.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________《六国论》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________《伶官传序》
6.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________《信陵君窃符救赵》
7.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________《庄暴见孟子》
8.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谁得而族灭也 ________《六国论》
9.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
10.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________《庄暴见孟子》
1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1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________《师说》
1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师说》
答案:1~2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3.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4~5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6~8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9.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10~11表示感叹语气。12~1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
12.以
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________《六国论》
2.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________《涉江》
3.无以,则王乎 ________《齐桓晋文之事》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岳阳楼记》
5.不赂者以赂者丧 ________《六国论》
6.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________《登泰山记》
7.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________《登泰山记》
8.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9.请其矢,盛以锦囊 ________《伶官传序》
10.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________《伶官传序》
1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1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13.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答案:1.介词,用。2.动词“使用”。3.动词通“已”,“停止”。4~6介词“因为”“由于”。7.介词“在,从”。8~10介词“拿,用,把,凭”。11.连词,表并列。12~13连词,表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