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大家熟知这句话,大部分是因为*与其子毛岸英,那么,有关这首诗的其他故事,你又了解多少呢?
1950年,*的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过程中不幸牺牲,收到电报的*悲痛交加。彭德怀建议将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而朝鲜首相金日成则认为,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强忍丧子之痛,说:“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第二天,*的枕头上多了一张电文稿,上面写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同留下的,还有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图源网络
但其实,这句诗并不是*所作。关于这首诗的来历人们也众说纷纭。
其中一个典型错误的说法就是:有人说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自叙诗。网传文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很明显可以确定,这是一首网传的“拼接诗”。为什么呢?原因有二。第一,古代诗人非常讲究平仄押韵。但是按照网传的诗的角度看,这首诗读来并没有与其他诗一样的韵律感。其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的真正来源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全诗为“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网传的“拼接诗”版本可能就是这首诗的误传。
另一个说法是,这首诗来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军事家——西乡隆盛。相传西乡隆盛曾作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离家时曾改诗赠与父亲,诗名为《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可靠。西乡隆盛是日本作家,对中国历史典故了解程度不深,能作出“马革裹尸还”这种诗句的可能性不大,一首诗里只有中国典故,没有本国典故的可能性更不大。
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诗的来处我们已不得而知了,但是关于诗中“马革裹尸”这个典故的来历,我们是可以确定的。
马革裹尸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