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抛出一个引子。
今天在查看3年前的工作日志时,其中一条突然跳入眼中:
建议各分公司各部门在作人员配置时,需保证团队中至少有一名女性,特殊情况请另行沟通。
当时这么规定的原因很多,需结合公司的背景和行业具体情况来说,内容太多就不详细说了。
几年下来实施结果还不错,目前也已经列入制度规定了。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不知道会不会问:
难道不是逐条解析《家书》的内容吗?
为什么会写到“阴阳”?
听我从家书中的部分内容来分析介绍。
傅雷家书是1981年首次面世的,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
内容是傅雷与儿子傅聪之间的书信,其中以傅雷的书信为主体。
讲述了傅雷对下一代的人格教育、艺术教育和生活教育。金庸先生曾说,傅雷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有很多人应该也读过这本书,我读的时候不是去逐字逐句的。
我一直在从中寻找一些答案,我想问问他,问他对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是怎么看的?
傅雷,他是如何看待“真诚”的?
傅雷,他是如何看待“挫折”的?
傅雷,他是如何看待“阴阳”的?
关于真诚。
傅雷他一直希望儿子傅聪成为德才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所以他在信里面始终强调先做人,再做艺术家。
傅雷认为,很多演奏家只能演奏某几个作曲家的作品,他们只能被称为演奏家,而不是艺术家。
原因在哪里呢?
是因为他们的心胸不够广大,领悟不了更宽阔的艺术境界,融合不了艺术的变化,他们的艺术表现就会受到局限。
因此,只有先把做人的格局、胸襟尽量发展出来,开拓好自己的精神园地,才能了解任何艺术形式。
才有可能成为对人类真正有贡献的艺术家。
那么,怎样才能有一个广阔的格局呢?
傅雷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
有句话说得好:
没有任何道路能通向真诚,因为真诚就是通往一切的道路。
傅雷也说,真诚是艺术的第一把钥匙。
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
这种真诚不是嘴上说说的,而是真有所感,要能够放下虚荣心去正视自己、了解别人。
举个例子,傅雷有个学生叫吴尚宗,曾经跟着傅雷学习美术。吴尚宗喜欢画佛教主题的油画,但是他的作品总是得不到认可,在很多美术展览上落选了。
傅雷看到他的画,感觉画上的佛像人物既不庄严、也不脱俗,用的色彩也是既不鲜艳、又不含蓄,让人看不清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傅雷就问吴尚宗:“你是不是真的有宗教感情或佛教思想?”
吴尚宗回答说:“我并没有什么宗教情绪,只是喜欢富丽的色彩,所以画宗教画。”
傅雷就批评说,必须是先有宗教的思想和情感,然后想到用相应的色彩去表达,自己都没有强烈的思想感情,怎么可能打动别人呢?
也就是说,没有真诚的情感做根基,硬要追求一种高远的境界是不可能办到的。
对艺术、对真理的真诚,傅雷把它称作“赤子之心”。
傅雷家书里有句名言: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心灵纯洁得像明镜一样,才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才能有动人的艺术表现。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句话不仅成为傅雷家书流传最广的名言,也成为了傅雷的墓志铭。
看过我公众号文章就知道,这是我非常建议职场人保持的一种品格。
事实上,列举的各类职场中的具体案例的解析也是有限,情境不同,变化万千,需要随机应变。
如果有以一御百的武器,那就是“真诚“。
具体原因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分析的清楚,可联系交流。
从信里面,我也更加坚定了做下去。
关于挫折。
傅雷认为,人生的浮浮沉沉、起起落落,本来就是常态。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高潮也有低谷,只有庸庸碌碌的人才会没有波澜,生活像死水一样。
只要高峰时不过分亢奋,低谷时不过分颓废,追求一个相对的平衡,就是比较好的状态了。
挫折和苦闷,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
傅雷认为,需要区分“小我”的苦闷和“大我”的苦闷。
总的来说,小我的苦闷是狭隘的、对自己有害的,不容易解脱的。
大我的苦闷是有可能有益的。
什么叫小我的苦闷呢?
就是从一己之私出发的苦闷。
这种苦闷是最伤人的,比如渴望名利而得不到名利,怀着成功的野心却不能实现,跟别人攀比而嫉妒和仇恨别人,这种苦闷害人害己。
那什么是大我的苦闷呢?
就是从社会、从人类福利出发而产生的苦闷,比如忧国忧民的苦闷,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正义、善良的,所以即使苦闷,也不会有害处,反而可能会激发自己做出一些真正的贡献。
有趣的是,在曾国藩家书里,也有一段相似的观点。
有一次,曾国藩的六弟曾国华因为一次考试落榜而发牢*,感慨自己命运不好,曾国藩在家书里就批评六弟的志向和忧虑太小了。
他认为,君子的志向是为天地、为民众立命。
所以君子忧虑的是德行不够、学问不深、百姓疾苦。
这些还忧虑不过来呢,君子哪有功夫去忧虑个人的得失、委屈呢?
这一段关于“君子忧虑”的看法,与傅雷家书里说的大我和小我的苦闷是如出一辙的。
所以,傅雷认为,正确地对待苦闷情绪,应该是把自己的小我苦闷,转化成一种活泼积极的力量。
多想想人生和宏观问题,把自我看得渺小一些。
这样才能超脱于个人得失,减少患得患失的情绪,使自己保持愉快向前的积极状态。
不知道这么说,您认为正确吗?
关于阴阳。
傅雷在信里面多次谈到如何做艺术家。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先具备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领悟不同的艺术境界,然后才是好的艺术表现力。
艺术鉴赏,解决的是“领悟力”的问题。
傅雷认为,艺术鉴赏贵在一个“通”字。
通就不局限、不迂腐,就能培养格局、眼界、心胸。
傅雷本人就是艺术鉴赏方面的通才,无论是文学、美术、音乐,对艺术作品他都有自己深刻的见地。
他鉴赏艺术作品,往往是:
先从这个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入手,再分析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最后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意境。
事实上,读过毛选的人可能也知道,这也是你处理复杂问题的思路之一。
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傅雷在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时,他首先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思想入手,再分析贝多芬思想情感里的冲突性,然后再看这些思想情感是怎么样体现在他的乐曲里。
傅雷认为,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社会思想一直存在一个矛盾,一方面是文艺复兴解放了人性,使人的独立得到了认可,但另一方面是仍然需要奉行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作为主宰。
个人的自由独立、自我扩张,与基督教的神学思想产生了对立,这种对立就会折射在艺术作品里。
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贝多芬的作品常常有两个主题。
一个主题是个人的意志,代表了自我的扩张;另一个主题是个人掌控不了的命运,或者可以说是神的力量。
两个主题斗争的结果往往是人的意志获胜,但胜利不能持久,到了另一个作品里就又要斗争和挣扎。
直到晚年,贝多芬的作品体现了一种觉悟、解脱,就是斗争的最后是个人的意志扩大了,但是终能意识到自我的渺小和有限。
于是选择了与命运言归于好,换来一种精神上的和平宁静。
顺着这样的思想脉络,对于贝多芬音乐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它背后的思想根源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傅雷在跟傅聪探讨西方艺术的时候,会站在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视角来体会。
东方文化里的一些思想,有时对于艺术领悟可以有独特贡献。
比如,傅雷就认为,最好的艺术作品往往是体现了中庸思想的。
浪漫的作品可以温柔妩媚,但是不过分甜腻,不让人产生一种邪念或私欲;
相应的,悲剧的作品可以感伤,但不显得过分哭哭啼啼,而是有一种古典的美。
这种意境就好像我们评价《诗经》,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一种张弛有度、恰如其分的美。
类似于这种跨文化、跨艺术形式的鉴赏作品,就是一种通的表现。
这种通的方式,可以拓展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让人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尽量不迂腐、不局限。
有了艺术领悟力作为前提,艺术表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傅雷认为,艺术表现最看重的是“化”。因为化,所以能忘记自我,与艺术作品合一,与观众或听众合一。
傅雷与傅聪在探讨艺术表现时,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
艺术表现的方式有两种,水平式的传达和垂直式的传达。
水平式的传达,是一种渗透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流入人心底。
垂直的传达,类似于一种灌输的方式,带有强制他人接受的感觉。
渗透的方式,力量往往大而持久。
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化,化不是没有斗争,而是避免了表面上的猛烈的斗争,采用的是长期的、比较缓和的斗争。
是否像极了中国文化中“水“的哲学思想呢?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化呢?
傅雷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观点。
首先,千万不能做艺术工匠。
换句话说,技巧一定是次要的,艺术本身才是终极目标。
一天到晚摆弄技巧的,那是艺术工匠,甚至是机器,绝不是艺术家。技巧只是手段,无论如何不能喧宾夺主。
如果过于注重技巧,忽略了艺术性,就很容易造成表达方式的机械和僵硬,就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是否像极了之前公众号中提到的专才和通才的职场发展之路呢?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达到理性与感情的平衡。
傅雷认为,最好的艺术:
是既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又能让人体会到理性的节制。
感情与理性平衡之所以美,是因为这是最精妙的生活艺术。
因此,感情过多的艺术家,要有意识地自制,要能自如地控制感情,而不是反过来被感情控制。
举个例子,就像一个久经沙场的大将军一样,指挥千军万马,战鼓声雷动,而我自岿然不动,这才是到了最高境界。
艺术家也是如此,能够自如地调动听众、观众的感情,而自己稳如泰山、坚如磐石,这才是艺术的成功。
是否像极了之前公众号中多次提到易经中的阴阳思想、毛选中的矛盾分析法等等呢?
我想,我也找到了答案。
甚至,超出了我自己的预期。
好了,今天就和你先聊到这里。
山一程,水一程,一篇文章也是擦肩而过的缘分。
有缘相遇在我的公众号:职场的学问与实践。